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绪论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五行学说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章 藏象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一节 五脏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六腑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三节 奇恒之腑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血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三节 津液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十二经脉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三节 奇经八脉
【重点直达】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重点直达】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病因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发病
【重点直达】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六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内生“五邪”病机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三节 脏腑病机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七章 防治原则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第二节 治则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记忆小站】
【思考题】
【解题示范】
应考宝典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主 编
郭霞珍
副主编
刘晓燕 许筱颖 王 彤
编写人员(按姓氏的拼音字母为序)
成振镛 郭霞珍 刘晓燕
申正日 王 彤 王志飞
许筱颖 袁卫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郭霞珍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应考宝典
ISBN 978-7-5323--
Ⅰ.… Ⅱ.… Ⅲ.
Ⅳ.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第号
(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政编码200235)
         印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经销
开本850×1168 1/64 印张. 字数 000千
200 年 月第1版 200 年 月第1次印刷
印数 1-0000 定价:00.00元
本书如有缺页、错装或坏损等严重质量问题,
请向本社出版科联系调换
前 言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业基础学科,是探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必修的奠基课程,是一切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各类相关人员(如中医执业医师、执业中药师等)必须懂得和掌握的中医学知识,也是爱好中医药学的人士所想学习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掌握重点,理解和领会要点,解析学习中的难点并能将学过的知识点尽快地记忆,特编撰本书。本书为“应考宝典”丛书之一分册,我们依据教学与临床中的要求和教学中的经验,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思考题提出了复习思路,并作了解题示范以供复习之用;我们还总结和载录了一些常用的短句以便记忆,把知识的严谨和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初学者学得轻松,复习者记得更牢固。
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各层次学生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自学考试学生、夜大生、进修生、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强化复习时使用,亦可供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教学时参考。最后,诚望各位同道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日后进一步修订提高。
编者
2008年10月
绪 论
【重点直达】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学是把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充分运用分析、综合、联系、类比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内在联系和内外环境的相互联系规律,从而阐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自然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则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历代医家医疗实践和医学著作的刊行是分不开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之后《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一起,被认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晋代著名医家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是对经络学说首次进行分类研究的专著;王叔和的《脉经》,是对脉学理论进行整理的专著,总结和阐述了24种脉象及其主病。隋代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证候病理学专著,书中详尽论述了各科病证的病因与症状。宋代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则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则对中医的病因学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对致病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概括。
金元时期有对中医学发展颇有影响的四大医学流派,代表医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其中刘完素受运气学说的影响,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因而对火热病机多有所阐发,用药偏于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主张“六气”致病,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因而倡导以汗、吐、下三法攻邪而祛病,成为攻邪派的代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 插图1
书籍《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