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写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刘再复散文精编
卷七
两地书写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
2012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3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两地书写/刘再复,刘剑梅著 白烨 叶鸿基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7(刘再复散文精编)
ISBN 978-7-108-04447-1
Ⅰ.①两… Ⅱ.①刘… ②刘…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38011号
责任编辑 李 震 郑 勇
装帧设计 张 红 朱丽娜
责任印制 徐 方
出版发行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3年7月北京第1版
2013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 10.75
字  数 238千字
印  数 00,001-10,000册
定  价 28.00 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 邮购查询:010-84010542
刘再复
一九四一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传统与中国人》(合著)、《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本卷为刘再复和女儿刘剑梅的通讯、对话、相互评说类文字的精选编集。自作者自我放逐、旅居美国以后,与女儿剑梅关于人生与文学的笔谈,便成为其海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刘氏父女面对日益世俗化的时代,在家书中交流对历史、对文学的反思,虽主谈学问,但侧重在心灵,而非侧重于知识,这与作者在海外“走向生命,不走向概念”的人生“大方向”是相通的。用金庸先生的话说,父女讨论文学的话题,彼此之间没有代沟,不像《傅雷家书》或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书信般,用父亲教训后辈的口吻。去掉“父亲相”和“女儿相”之后,父女二人像是以文会友的忘年交,又像是借笔谈心的知音者,多有学术上的共鸣与心灵上的默契。这在当代文坛和学界似不多见,更显难得。
本卷说明
这是“刘再复散文精编”的第七卷:父女关于学术与人生的对话卷。分别收于“共鉴沧桑”、“共悟人间”两辑的文章,为刘再复和大女儿刘剑梅的通讯、对话与相互评说的文字精选,主要选自《共悟人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二〇〇〇年)、《大观心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二〇一〇年)、《共悟红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〇一〇年),以及《亚洲周刊》的专栏。此次以“两地书写”为题,专收一集,以飨读者。
此书为中国内地首次出版,由白烨主持编纂,叶鸿基协助编纂。
目录
本卷说明
第一辑 共鉴沧桑
二十世纪“柔与刚”的选择
轻与重选择的困境
香港大都市的隐喻
命运交织的香港
世俗之城与精神之城
世俗化喧嚣中的孤寂思索
浮华都市的永恒动力
寻求生存的“第三空间”
“芝加哥学群”的精神取向
重新定义美国
牛仔惊醒之后
劫后美国文化的转机
劫火重铸英雄观念
忧患中的人性呼唤
别在心理上先打垮自己
身体书写的末世景象
两种时髦:语狂和语障
主宰语言还是被语言主宰?
没有灵魂的泡沫文化
历史记忆的消费与提升
第二辑 共悟人间
论我所热爱的那个世界
论《桃花扇》之外的生活
论精神之旅
论文化气脉
论齐物之心
论生命场
论大器存于海底
论生中之死
论享受黎明
论父爱的形式
论母爱的悲剧性
论爱的困境
论婴儿状态
论安逸
论人性与佛性
论智者大忌
论不隔之境
论人生分期
论生命状态决定一切
论灵魂的根柢
论快乐的巅峰
论贵族子弟的平常心
论性格的诗意
论拒绝世故
论慧根与善根
论受难情结
论思想的韧性
论外婆意蕴
论女性话语与漂流文学
论女性式写作
论女子做学问
论天下襟怀
论审美眼睛
论漂流美学
论文化之乡
论《红楼梦》方式
论文学之尺
论张爱玲的局限
论宽容
论学术与生命的衔接
论传记文学
论艺术革命
论文学信仰
附录
我的第一部英文著作
青春共和国的领悟
有眼应识金字塔
金庸谈《共悟人间》
关于文学与人生的对话
“悟”的境界
心的清静
《思想者十八题》简体版后记
作者后记
编者后记
第一辑 共鉴沧桑
二十世纪“柔与刚”的选择
小梅:
近几年所读的书,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本是意大利天才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为下一个千禧年所写的六份备忘录》(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香港社会思想出版社出了一部中译本,叫做《未来千年备忘录》(杨德友译)。台北时报出版社也有译本,名字更有文采:《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王志弘译)。卡尔维诺写过《珠巢小径》、《阿根廷蚂蚁》、《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玛先生》等小说,而《备忘录》则是八五年他准备提交给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演讲稿,可惜尚未完成就去世了。这部未完成的讲稿,贡献给读者五种文学素质:轻盈、迅速、确切、易见、繁复。在第一讲中,卡尔维诺谈论文学中轻与重的对立,而侧重于对轻的价值肯定。他坦率地说: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和语言的沉重感。卡尔维诺显然在告别但丁传统,而继承吉多·卡瓦 ............

书籍插图:
书籍《两地书写》 - 插图1
书籍《两地书写》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两地书写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