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留学忆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东京留学忆记
作者:李永晶
目录
版权信息
另外一种日本论的可能(自序)
梅田小姐
黑田校长
神风特攻队员
御厨
佐藤先生
君子动口
警察物语
毕业生
邻人
迷失东京
山行日记
女教授
官卑民尊
店员
偶遇天皇
武士道遗风
故乡行
萤之光
食品安全事件
江户风情
与地震共生
民告官
首相列传
北国之春
同学自杀
上野公园
居酒屋纪事
青春十八
王道乐土
后记
另外一种日本论的可能(自序)
这是一部关于过往生活的记忆,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要在日本。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某种“日本论”。
现代日本因其独特的历史起源与经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我叙述文化——无数的作家、学者、评论家热衷于谈论诸如“何谓日本人”“何谓日本文化”之类的问题。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叙述的欲望,与另一种被叙述的欲望互为表里。于是,国民也颇为在意其他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评价。
在这种叙述与被叙述相互交织的过程中,国民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呈现。这种精神活动的意义在于,在不断地自我确认的过程中,国民获得了内在的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机制与能力。换句话说,由于特定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激发,从个体到国家获得了一个无可替代的生长点,一种生命力的源泉。
无须说,中国国民的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方式与此大异其趣。因为这种差异,在接下来的回忆性叙述中,我将不再区分自己是处于叙述他者还是表述自我的立场。这些文字仅仅记述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生活,准确地说,是一段域外修学生活中的若干场景。
回忆是一种多重的镶嵌活动:当下的生活与往昔的生活的重叠、个体人生际遇与天下国家的交错、理性与情感的紧张……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所有这一切都以某种圆融无碍的方式嵌入其中,共同构成了某种精神上的慰藉。重新书写这种生活,也就是重新书写从个体到群体的生命状态。
一位友人曾经问起过,旅日的中国人到底怎样看待日本。此前,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对留日归国的夫妇在一起时,总是用日语交谈。友人询问其故,得到的回答是:只有通过日语交谈,他们才能找到某种共同经历,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裂痕。听完这个小故事,我随口回答说,我可以理解他们。
那时,我想到了自己面临的情境。一个人长期旅居他乡,心理上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将他乡的山川风物以及人事视为自己故乡的场景,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历史渊源,旅日的中国人或许更容易遭遇一种错觉:自己记忆深处的故乡,怎会遭逢在他乡的日本?满目山河空念远,他们从此不得不踏上曲折的寻觅之旅。
最近几年,很怕见到“故国”“乡关”“家园”这类文字,因自己会为此陷入遐思,感到伤情。苏东坡曾有豁达之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安何处?这种对往昔的重述最终会将自己带到何处?站在这回忆之旅的入口处,我不禁心旌摇曳。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日深夜于粤东
梅田小姐
梅田小姐曾经是我们研究室——东京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研究室(即社会学系)——的秘书,两年前(2003年)的四月来这里工作;而在这一新学期开始之前,她却辞职而去。
三月底的时候,有一次在研究室见到了梅田。见到她之前,我已经听说过她要离职的传闻,所以就好奇地问道:“梅田桑,听说你要辞职啊?”梅田恬然一笑,回答说:“是啊。”当我再追问她要去哪儿工作时,她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回答:去幼儿园。
听到她要去幼儿园工作,我感觉非常新鲜,就笑着打趣儿道:“呵呵,幼儿园可是不错的地方啊,比起大学生们,小孩子们可老实听话多啦!”梅田小姐听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清澈。
在一个宁静的国家中的一座宁静的校园里,在一座宁静校园里的一间宁静的办公室中,梅田开朗的笑声是一种别样的事物。如今,我已记不得她当时是怎样回答我的玩笑之语,记忆中只有她欢快的笑声。
其实,研究室的日常工作也比较清闲,很少有涉及学生管理或会议筹备等烦琐事务。日本的学生高度自治,主要进行自我管理,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意义上,都是如此。与学生相关的少部分事务,集中在相当于学院级别的文学部事务室。学生与研究室秘书打交道,主要是因借阅图书、借用公用的复印卡与印刷卡等事宜。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这种清净的生活与梅田活泼的性格有些不符,从而使她离去呢?
而后再也没有见到梅田。
对梅田的印象更多来自她初来乍到时的情形。不知道梅田小姐在来我们研究室之前做什么工作,只是弥漫在她周围的香水气味让我们大为迷惑不解——梅田到来的最初一两个月,每次走进研究室我们都会感到阵阵香气袭人。而在我此前的印象中,这个已有超过百年传统的研究室只有一种味道,可能就是书香吧。研究室的图书几乎摆满三面的墙壁,从地板直达天棚。木制的地板、书桌以及书架等用具,因经年使用,古色苍然。
据校史记载,一九二五年的东京大地震导致原校舍倒塌,现今使用的建筑物为震后新建。从那时算起,这些建筑物大约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研究室的气息因这种时间的沉淀而质朴,更因将纯粹知性生活所特有的高贵气息内敛其中,而愈发浑厚凝重。
这就是所谓的人文传统或者精神传统吧。它以其独特的厚重气息,直接熏陶着过往其中的每一位学子。
梅田的到来似乎突然改变了研究室的这种氛围。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谁有足够敏感的嗅觉来辨别空气中芳香的浓淡,准可以描画出梅田小姐一天中在研究室内走动的轨迹。
那时候的梅田小姐似乎总是浓妆淡抹,打扮入时。我不知道那是否得体,因为来这里念书的学生们着装极其朴素,是一道寻常的风景。印象中,学生诸君都穿着灰色或黑色等深色系的服装。尤其是那些高年级的博士生们,非但衣着朴素得让人惊讶,面容上也鲜少年轻人通常洋溢的那种光辉。这不禁让人觉得用“面带菜色”这个老掉牙的说法来形容这个群体也不为过。不过,现在回想,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或者说失于片面。庄重,睿智,岸然,这些更是他们特有的精神风貌,源于他们在研究室长久的学术生活的熏陶。诚于内而形于外。这是现代社会中一群特殊的求道者,他们的生活让人想起古希腊斯多噶派的美德:平静、克制、知足。
梅田小姐的到来,仿佛是修道院中的古树突然绽放出一朵奇异的花。梅田的打扮,偶尔会让人想到“花团锦簇”之类的说法。
这也许是个偏见。准确地说,相对于研究室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东京留学忆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