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主义之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主编的话
撰稿人
致谢
导言
一 世俗主义面临的挑战
一
二
三
四
五
二 祛魅——返魅
一
二
三
三 施魅?不,谢谢!
四 休克疗法、戏剧化与实践智慧
神谱的智慧
纯粹实践理性
一些实践智慧的准则
五 弗洛伊德的无助
一
二
三
六 世俗奇迹
在这个世界上感到自在吗?
感觉整体
关于惊奇的现象学简述
喜剧性的施魅
七 人类出现以前的道德基础
动物间的同情
互惠
公平
结论
八 事实是神圣的
进化概论
化零为整
九 达尔文式施魅
休厄尔的发难
达尔文对此发难的回应
达尔文理论的基础
有目的性的自然结构
作为自然法则的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两面性
自然选择的品性
达尔文的道德理论
有魅力的达尔文遗产:自然界中的心智
十 湿脚的下层植被:达尔文式的沉浸
一
二
三
四
索引
主编的话
刘东
总算不负几年来的苦心—该为这套书写篇短序了。
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虽说越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索居并不意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沉默少语的状态,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了中西“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着中国文化的本根,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真的心向,正是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不宁惟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展不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我囿闭的低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行通则的加速崩解和相互证伪,使得就算今后仍有普适的基准可言,也要有待于更加透辟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处,批判的事业又有了用武之地。由此就决定了,尽管同在关注世俗的事务与规则,但跟既定框架内的策论不同,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说,决不会是医头医脚式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激进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设。有意思的是,也许再没有哪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书生想要焕发制度智慧,这既凸显了文明的深层危机,又表达了超越的不竭潜力。
于是自然就想到翻译—把这些制度智慧引进汉语世界来。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类翻译向称严肃的学业,无论编者、译者还是读者,都会因其理论色彩和语言风格而备尝艰涩,但该工程却绝非寻常意义上的“纯学术”。此中辩谈的话题和学理,将会贴近我们的伦常日用,渗入我们的表象世界,改铸我们的公民文化,根本不容任何学院人垄断。同样,尽管这些选题大多分量厚重,且多为国外学府指定的必读书,也不必将其标榜为“新经典”。此类方生方成的思想实验,仍要应付尖刻的批判围攻,保持着知识创化时的紧张度,尚没有资格被当成享受保护的“老残遗产”。所以说白了:除非来此对话者早已功力尽失,这里就只有激活思想的马刺。
主持此类工程之烦难,足以让任何聪明人望而却步,大约也惟有愚钝如我者,才会在十年苦熬之余再作冯妇。然则晨钟暮鼓黄卷青灯中,毕竟尚有历代的高僧暗中相伴,他们和我声应气求,不甘心被宿命贬低为人类的亚种,遂把迻译工作当成了日常功课,要以艰难的咀嚼咬穿文化的篱笆。师法着这些先烈,当初酝酿这套丛书时,我曾在哈佛费正清中心放胆讲道:“在作者、编者和读者间初步形成的这种‘良性循环’景象,作为整个社会多元分化进程的缩影,偏巧正跟我们的国运连在一起,如果我们至少眼下尚无理由否认,今后中国历史的主要变因之一,仍然在于大陆知识阶层的一念之中,那么我们就总还有权想象,在孔老夫子的故乡,中华民族其实就靠这么写着读着,而默默修持着自己的心念,而默默挑战着自身的极限!”惟愿认同此道者日众,则华夏一族虽历经劫难,终不致因我辈而沦为文化小国。
一九九九年六月于京郊溪翁庄
撰稿人
威廉·E.康诺利(William E. Connolly)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克里格—艾森豪威尔教授,讲授政治理论。他的专著包括《我为什么不是世俗主义者》(Why I Am Not a Secularist
)(1999)、《神经政治学:思维、文化、速度》(Neuropolitics: Thinking, Culture, Speed
)(2002)、《多元论》(Pluralism
)(2005)、《资本主义与基督教,美国风格》(Capitalism and Christianity, American Style
)(2008)、《变易的世界》(A World of Becoming
)(2011)。
保罗·科斯塔(Paolo Costa)是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意大利特伦托市)的高级研究员。他曾就读于米兰、帕尔马和多伦多的几所大学。他写有两部专著: 《趋向人的本体论》(Verso un'ontologia dell'umano
)(2001)和《关于人类的一种构想:达尔文之后的伦理与自然》(Un'idea di umanità. Etica e natura dopo Darwin
)(2007);此外他还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译文,出版过多种文集。他目前的研究课题是动物智能。
弗兰斯·B.M.德瓦尔(Frans B. M. de Waal)是荷兰籍美国生物学家和行为学家,专门研究猴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他目前是埃默里大学的C.H.坎德勒心理学教授和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下属生命联系中心的主任。他因他的通俗读物,如最早的一本《黑猩猩的政治学》(Chimpanzee Politics
)(1982),和有关道德进化起源的作品,如《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Primates and Philosophers
)(2006)而出名。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成员。
菲利普·基彻(Philip Kitcher)出生于伦敦。他在美国多所大学教过书,目前是哥伦比亚大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俗主义之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