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导言 弗农·J·伯克
序言 艾蒂安·吉尔松
1.普世社会问题
2.上帝之城与普世社会
3.基督教智慧与全球社会
第一部 异教神祇与俗世的幸福
第一卷 罗马的陷落非基督教之过
第二卷 异教神祇从未保护人的灵魂
第三卷 异教神祇不曾防范人世的苦难
第四卷 上帝之公正与罗马帝国的发展
第五卷 神道与罗马的强盛
第二部 异教神祇与来世的幸福
第六卷 永生与多神论之不足
第七卷 异教自然神学的批判
第八卷 经典哲学与雅致的异教
第九卷 异教神祇、魔鬼和基督教天使
第十卷 基督教崇拜与柏拉图主义神学对照
第三部 两座城的起源
第十一卷 创世与两组天使
第十二卷 被造的意志和善恶的区分
第十三卷 亚当之罪及其后果
第十四卷 两种爱产生两座不同的城
第四部 两座城的发展
第十五卷 早期《圣经》历史中的两座城
第十六卷 从大洪水到大卫王时期的上帝之城
第十七卷 从先知时期到基督出世
第十八卷 古代历史中的人之城
第五部 两座城的终结
第十九卷 哲学和基督教关于人类终结的论述
第二十卷 最后审判日时两座城的分离
第二十一卷 俗世之城的终结和惩罚
第二十二卷 上帝之城的永福
索引
译后记
上帝之城
〔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
庄 陶 陈维振
译
復旦大學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上帝之城/〔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庄陶,陈维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书名原文:City of God
ISBN 978-7-309-08320-0
Ⅰ.上… Ⅱ.①奥…②庄…③陈… Ⅲ.①神学-研究②基督教-研究-古罗马 Ⅳ.①B972②B979.198.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53020号
上帝之城
〔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 庄 陶 陈维振 译
责任编辑/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网址:fupnet@fudanpress.com http://www.fudanpress.com
门市零售:86-21-65642857 团体订购:86-21-65118853
外埠邮购:86-21-65109143
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印刷厂
开本 890×1240 1/32 印张 16 字数 437千
201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9-08320-0/B·401
定价:32.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发行部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导言
弗农·J·伯克
我们知道在世界文献史中,有许多作家因一部杰作而声名鹊起,影响久远。希波的奥古斯丁却写了好几部名著。他的《忏悔录》无疑是基督徒作家撰写的出色的精神自传;他的《关于〈创世记〉的评论》为后世对《圣经》的注释确立了标准;他最长的作品《〈诗篇〉阐释》则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最高赞誉。他的第十五部著作《论三位一体》在早期基督教会的文献中堪称无与伦比。即使是书名为《独语录》的短小对话也被独列一类,视为精神内省的样本。
然而,奥古斯丁认为他的名著是《上帝之城》。在整整的十四年间,他花费大部分光阴来写这部书。就在59岁,许多人已经在考虑退休的时候,他开始了第一卷的写作,在公元426年,即他72岁时,写完了第二十二卷。奥古斯丁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他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他本人从小在北非的罗马行省努米底亚长大。尽管他母亲一生过着虔诚的基督徒生活,他小时候却未受过洗礼。他接受的教育是一个异教徒青年的教育。他在迦太基研习雄辩术,为他后来成为雄辩术的教师做了准备。他最初在北非教授雄辩术,后来是在罗马帝国的中心米兰教授雄辩术,那时罗马帝国的皇帝就住在那里。正是奥古斯丁在米兰城市学校任教期间,他决定加入母亲所属的教会。做出这个重要决定时,奥古斯丁已年过30。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曾在波斯先知摩尼的奇幻教义里寻求过宗教的指引。然而他作为摩尼教徒度过的九年时间全部浪费在试图理解两个伟大的神——一个神创造了所有的善,另一个是一切恶的根源——的传说故事上了。他读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一些论文,同米兰的一批研究哲学的学生
〔1〕
讨论过问题,[p7]聆听了了不起的人物、米兰的基督教主教圣安布罗斯的讲道。受这些经历影响,他皈依了基督教,这件事当时十分引人注目。《忏悔录》,还有《对话录》的前半部,是对这一皈依的感人记录。
奥古斯丁放弃了雄辩术教师的职业,最终回到现位于突尼斯的非洲的塔加斯特老家。作为在那个时代受过最佳教育的基督徒,奥古斯丁很快地被人说服成为一名长老。公元395年,他被授予圣职,成为附近的希波城的主教。他的最后三十五年时间就是在希波度过的,其中包括他撰写《上帝之城》的那些岁月。奥古斯丁从来不是逃避工作或不露锋芒的人,因此他很快作为杰出的基督徒闻名遐迩。像使徒保罗一样,他始终不知疲倦地旅行、讲道、写作,并同不信教的人争论。
就在这活跃的神职生涯中,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政治和军事事件。410年,哥特人攻占并且劫掠了被视为坚不可摧的罗马城。突然之间,曾统治大部分文明世界达数世纪之久的帝国陷入绝境。在整个罗马帝国,震惊之后产生的是责骂:一个经久不衰的谣言是说基督教损伤了罗马的元气。当时,罗马的官员和市民仍然分为基督徒和异教徒。我们无需太多想象力就能勾画出当时的形势。
当时北非的一个信仰基督的罗马官员马凯利努斯写信给奥古斯丁,告诉他基督教遭受的这一指控,请求他对此提出反驳。这就是促成《上帝之城》的写作的背景。在本文之后吉尔松所作的《序言》中,以及著作正文的前几卷中,读者将读到对这一背景的更详细的交代。
《上帝之城》的前十卷是对这个指控的回应。奥古斯丁在其中主要是想表明,罗马帝国的强盛并不归功于异教多神论的“旧”宗教。他详尽研究了许多神祇和女神的威力与功能,以使他的读者相信,这些传说中的神祇并未使罗马人在物质上或道德上获益。[p8]这十卷是关于古代多神论、异教世界的社会习俗和政治制度以及人类早期历史的丰富宝藏。奥古斯丁的许多信息来源现在都已佚失,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宗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上帝之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