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传奇人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张学良(逝世时间:2001年10月14日)
1933,张学良的最黑暗时刻
张学良软禁雪窦山的日子
索尔仁尼琴(逝世时间:2008年8月3日)
战争塑造索尔仁尼琴
柏杨(逝世时间:2008年4月29日)
柏杨是一个得到善终的文人
巴金(逝世时间:2005年10月17日)
文革后期的巴金
侯仁之(逝世时间:2013年10月22日)
侯仁之:读城记史的当代“徐霞客”
夏志清(逝世时间:2013年12月29日)
夏志清与台湾文坛往事
后夏志清时代的张爱玲研究
夏志清:伟大作家的挖掘者
吴天明(逝世时间:2014年3月4日)
影坛“老井”吴天明:一代电影之源
平措汪杰(逝世时间:2014年3月30日)
红色藏人革命家平措汪杰
汤一介(逝世时间:2014年9月9日)
汤一介:一个粹然儒者的前后三十年
康国雄(逝世时间:2015年1月30日)
蒋介石“干儿子”康国雄的传奇人生
邓力群(逝世时间:2015年2月10日)
邓力群去世
汪国真(逝世时间:2015年4月26日)
站在诗歌门外的汪国真
张充和(逝世时间:2015年6月18日)
张充和:民国闺秀的游园惊梦
孔飞力(逝世时间:2016年2月11日)
汉学家孔飞力的中国不了情
梅葆玖(逝世时间:2016年4月25日)
梅葆玖与京剧的百年命运
陈忠实(逝世时间:2016年4月29日)
陈忠实:留下孤独倔强的背影
李世济(逝世时间:2016年5月8日)
李世济:梨园行里的现代改革家
杨绛(逝世时间:2016年5月25日)
知天命:杨绛的后半生
版权信息
香港凤凰周刊文丛系列 上世纪的传奇人生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
《凤凰周刊》授权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2015© 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2017
本书版权为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所有。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已授权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亚马逊平台出版发行。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P-N00009315-20170117
最后修订:2017年 3月30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7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张学良(逝世时间:2001年10月14日)
军令来自协和医院包间病房
1933,张学良的最黑暗时刻
文/ 王戡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可以是一部英雄史诗,也可能是一折风流才子戏,全看从哪个角度观察。在1930年代初的国人眼中,这位东北军少帅恐怕是不折不扣的厚黑剧主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丢了大半个东北;1932年,他又在国民政府的一再严令下放弃锦州,不战而逃,一败再败却丝毫没有下野赎罪的意思,仍然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的名义坐镇北平,执掌热河、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五省及平津两市军政大权。
少帅并非无耻之徒,也非纯然无能之辈,但家乡沦陷的恶名和对日前线的重担,让他在逃避和坚持之间难以获得平衡,终于在1933年热河战败后达到了临界点。
风暴来袭前的浑浑噩噩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风流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马君武的这首《哀沈阳》流传一时,让后人以为事变当晚张学良正在享受欢歌艳舞。事实虽非如此,但也相差不多——当天北平开明戏院举办赈济江淮水灾义演,晚11时许,张学良携夫人于凤至入场,观赏压轴曲目、梅兰芳的《宇宙锋》。只是一曲未竟,副官谭海闯入包厢,报告了日军攻击沈阳北大营的消息。
而1933年1月1日晚山海关发生爆炸,驻屯日军进犯中国军队阵地时,张学良已经睡去了。这并非他因“九·一八”事变而痛改前非、生活更加规律,而是吸毒更加厉害的结果。
民国初年,吸食鸦片之风十分普遍,军队指挥官更是视为指挥作战时抵御困倦、消除疲劳的良方,身为奉军高级将领的张学良也不例外。被张学良视为臂膀的郭松龄起兵反对张作霖,最终兵败被杀,张学良在精神上顿失支柱,此后历经张作霖被炸身亡后接管东三省、宣布易帜加入国民政府、枪杀杨宇霆常荫槐等重大事件,张学良在精神上不堪重负又无人分担,逐渐沉溺于鸦片带来的短暂欢愉。以至于得知东大营受袭后,张学良并非返回行营召集会议,而是立即返回协和医院内他的包间病房。
“当时我的工作很困难,没有鸦片不行,干不了,结果上瘾了。”张学良在晚年承认对毒品的依赖。“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个30岁的青年丢掉了东三省老家,也丢掉了最后的精神和尊严。他已经不能满足于鸦片,改用吗啡等更刺激的毒品,生活规律也从晚睡晚起变为早睡晚起,精神萎靡,不能自拔。但也只有东北军统帅的地位和华北的财源,才能支撑张学良无度的开销,因此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已经不堪重任,更没有过任何让贤的念头。
在北平的张学良,表面上不忘国仇家恨,经常性地发布文告,鼓舞东北军将士要齐心用命,有朝一日打回老家;又资助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奋斗在白山黑水的各路义勇军提供后援。1933年1月3日山海关被日军攻占后,张学良也表示“如日方不顾一切悍然来犯,缓敌之谋无效,则我不得不尽其全力以与周旋”。他开始动员部队、编组军团,但战略态势上仍然是一副等着对方进犯的态势,对日本军队未来的行动既无应对方略,又乏充足准备。那些宣言、命令、决策签发的地点,甚至很少是他的司令部或者官邸,而是那间协和医院的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上世纪的传奇人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