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蓉临证心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
读经典 勤临床 跟名师
万文蓉临证心悟
万文蓉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万文蓉临证心悟/万文蓉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
ISBN 978-7-5132-3209-8
Ⅰ.①万… Ⅱ.①万…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4896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7 字数 176千字
2016年6月第1版 2016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3209-8
*
定价 2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前 言
上篇 读经典
经典的魅力
《黄帝内经》读后感
从《黄帝内经》论中医之三焦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桂枝汤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
理中丸(汤)临床运用探析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临床运用
小青龙汤临床心得
葶苈大枣泻肺汤临床心得
甘麦大枣汤临证心得
上焦宣痹汤临床运用心得
中篇 勤临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的临床感悟
宣敛并调法论治咳嗽
三散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心得
论治哮喘病
温胆汤论治喉痹
益气温阳法辨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体会
补中益气汤疗鼻疾
通窍活血汤治疗鼻喉病举隅
温胆汤论治内科疑难杂症探析
从肝脾肾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体会
运用反治法论治妇科疾病
大黄治疗血证探讨
经络辨证诊治疑难杂症探析
论表里同治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火神派”理论的临床运用
中医“通鼻窍”用药探析
从“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到重用川芎治偏头痛
中医药论治黄褐斑思路
针刺方法论
下篇 跟名师
传承的力量
论朱良春教授治疑难病思路探析
李振华教授内伤头痛辨治思路
干祖望教授论治耳鼻喉科疾患特色探析
干祖望教授论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思想论治肺系疾病
洪广祥教授论治支气管扩张症经验
洪广祥教授治疗无症状性血尿的经验
张泽民教授创千鸡汤治咽喉炎经验
程氏安神方治疗失眠及临床变化应用探析
彭荣琛教授论《黄帝内经》刺热法
附篇 临床随笔
中医治疗始终以平衡为主轴
治病如打靶
从“医不叩门”之说谈中医的“治神”
中医的“三大常规”
治病求本
出版前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简称“国家优才”项目)是我国最高层次的中医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以“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为模式,以“基础层级高、研修要求高、验收标准高”为特点,旨在培养继承创新的中医临床领军人才,深得业界领导和专家好评。研修项目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传承的特点,在研修项目的引领下,全国掀起了“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的学术风气。目前,研修项目已开展三批,近千名来自临床一线的主任医师(教授)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他们通过3年的经典学习、临床实践和参师襄诊,定将成为社会和群众认可的新一代名中医。
纵观中医药学术发展史,则知中医药学正是通过历代名医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而不断发展的。两千余年来,历朝历代政府或个人采用书写、刻印、铅印等形式尽可能地保存了先贤的临证思辨精华,并将其汇集为中医药文献,为当代及后世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和发展的空间。我们作为中医药出版人,有义务和责任记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心得和感悟,因此推出这套《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以期为中医药同道参悟经典著作和提高临证水平提供帮助和参考。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年5月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孙光荣教授题词
前 言
曾经为一句淡淡的“像水一样流淌”而感动过,记得那是某位著名作家面对记者就如何看待生活磨难的提问时所回答的话。是的,像水一样流淌。体现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历练,反映了多么睿智的生活哲理,表达了多么坦然的平和心态。正如荀子所言:“神明博大以至约。”
像水一样流淌是自然而平实的。清代著名医家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有一首诗曰:“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水乃万物之源,但它却“和其光,同其尘”,表现了踏实和厚重、宁静和谦卑的姿态,追求的是水到渠成的境界。中医药理论朴实无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天地宇宙的发展规律到人体内在的微妙走向,从日月星辰的变换更替到阴阳盛衰的动态平衡,从五行生克的简单合理到脏腑经络的复杂变化,恰如司空图《诗品·雄浑》所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最终中医学在“道法自然”的前提下,遵循着“以人为本”多层次、多角度的中庸唯美之道。我们感恩大自然的造化,笃信中国文化的精深,敬畏古代大家的智慧,所以我们时刻以干祖望教授勤勉耕读的精神为榜样,陶醉在孤灯独影伴长夜的寂寞中,享受顿悟后怦然心动、甘之如饴的快意,怀着虔诚的心背负着传承中医药的重任。
像水一样流淌是博大而恢宏的。老子曰:“上善若水。”它通达八方而广济天下,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远古以来,我们的前辈带着一个原始的梦,从神农尝百草的勇敢到李时珍亦步亦趋获得《本草纲目》的艰辛,从砭石的盲目试用到循经取穴规律的发现,从汇聚百家之言的《黄帝内经》到确立中医特色辨证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万文蓉临证心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