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阮一峰博客文集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阮一峰博客文集Ⅱ
作者:阮一峰
本书由北京图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图灵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目录
序言
为什么写博客?(代序)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李鸿章百年祭
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
奥威尔:在神化和真实之间
贝克特《等待戈多》
阿特伍德《盲刺客》
致维克多·雨果的1001封情书
丹尼尔·布尔斯廷
关于传记文学
电影《几乎成名》
一个美国政治家的理想
春天,想起海子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
爱德蒙·伯克
罗马假日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乌龟大王亚特尔
两封信
《天演论》的第一段
曾国藩家书
中世纪的异端
罗马的三位一体
屈原《渔父》
《英国简史》的序言
凡高的星星为什么如此明亮?
黑塞《彼得·卡门青德》摘录
复仇者V
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
爱好读书的强盗
江声浩荡
美国建国的宗旨
哈姆莱特
黑客帝国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马悦然回忆录
月圆之夜
王尔德
骆一禾《世界的血》
胡适的改行
弱与力
十年书剑皆抛却,一寸丹心半似灰
美国电视剧《英雄》
A Lonely Drifter Off To See The World
土豆和清朝农民起义
鲁迅是乐观主义者吗?
等他们老了,死了
经济史的趣味
什么是边际?
巨流河
孙中山的三种革命
做饭技术革新运动
济慈的《夜莺颂》
胡适的三个主义
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蒋经国与台湾民主进程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读后感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
序言
读书笔记是我的习惯,这本集子是多年(2004年——2013年)笔记的选集,全部文章都曾经发表在我的博客(www.ruanyifeng.com
)上。
因为是笔记,所以风格比较自由。通常是摘录一些原文,写一些感想。重点不是全面评价,而是记录一本书(一部电影)打动我或令我思索的地方,希望帮助自己备忘:多年以后翻到,不要忘了曾经的感悟。
毋庸讳言,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意义比较大,是成长的记录。但是,每一篇都是认真写的,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乏趣味,想来对其他热爱读书的朋友也会有帮助。
阮一峰 2014年3月24日,写于上海
为什么写博客?(代序)
2010年4月,我与百姓网CEO王建硕有过一次对话。我们谈到了为什么写博客。
阮:建硕,我知道你有两个博客,一个是英文的,另一个是中文的。但是,你更新英文博客的频率,远远高于中文博客,这是为什么?
王:这其实是一种机缘巧合。
2000 年,我在微软做工程师,习惯阅读一种叫做KB(知识库)的文章。我就模仿这样的格式和写法,写了一些关于浦东机场的英文介绍,结果排在Google搜索Pudong Airport的第一条结果,可见当时互联网上关于中国的英文内容非常少。
2002年,我开始用Movable Type架博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写一些能提供价值的东西。为来华的外国旅行者撰写英文介绍,就是一个很独特、而且我做得到的事情。
此后的8年,我在博客上记录的事情,不过只是一些日常生活。如果用中文写,本地的读者可能没兴趣,不觉得这样的文章有任何价值。比如,上海的公交车票2块钱一张,上海的火警电话是119、不是911等等,这种鸡毛蒜皮的话题,本地读者司空见惯,但对于英文读者,却是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信息。我的中文博客也在写,不过内容主要是IT评论,更新频率就慢一些。
阮:我觉得,你说出了写作博客的正确做法,那就是为读者创造价值。如果有人想要建立一个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博客,那么这一点是他必须牢记的。只有你的文章对他人有价值,你才会有读者。我其实一直想建立一个英文博客,但就是因为找不到我能够写的、并且西方读者也会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当然,除了创造价值,博客还有另一个作用——沟通媒介。通过博客,别人能够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怎么想,每一篇博客都是一个与他人沟通的机会。所以,你较少写中文blog,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这样一来,你与其他同业的沟通、你在国内业界的影响力就少了一个重要渠道,毕竟你的事业还是在国内。不过,我现在对这一点也不是很确定了,博客的沟通功能也许并不重要。上个月,Joel宣布不在网志上谈论软件了,因为他发现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通过写博客获得成功。
所以,我就想问你第二个问题,写作Blog与个人职业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因为我发现,你很少在网志上谈到你的公司,尤其很少谈到公司的产品?
王:其实在微软的时候,我是有意避免谈论公司的。
两个原因。第一,我不太能区分哪些是公开信息,哪些不是,分起来很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博客是我个人的表达,不是传播公司信息的渠道。微软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它的名声和光环是属于它自己的,不是属于我的,我只是一个微软的普通员工。
我觉得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哪些是公司带给你的。你之所以拥有后者,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是公司的成功,而不是你的成功。所以,我不太会写到公司。
后来在百姓网,我同样延续了这种方式,把公司和自己分开。自己就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在需要代表公司的时候,我会扮演那个角色,而在博客上,是自己。
阮:看来你把博客和公司分得很开。确实如你所说,个人博客不是宣传公司的窗口。事实上,很少人有动力,无偿为公司做宣传,这也是为什么商业公司的博客大多不成功的原因。但是,如果公司是你自己的,你会不会在博客上写自己的公司?我的问题其实是,创业者应不应该利用博客,作为宣传自己的工具?
王: 即使是自己的公司,我希望在博客上面分享的更多的是运行公司过程中的心得,尤其是失误和教训,来帮助其他的创业者。这部分是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他人分享我的想法,不是在做宣传。
我更多地把读者当做自己的朋友,而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阮一峰博客文集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