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主编 邢玉瑞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田丙坤 乔文彪 孙理军 李翠娟
何 伟 张登本 陆 健 赵燕平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对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及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西汉的《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成编于司马迁《史记》之后、刘歆编纂《七略》之前,但其中传载的生命科学知识应当是“黄帝时代”以降,我国先民养病治病经验的结晶。其次,厘清了“养生”“阴阳”“五行”“精气”“神论”“天论”等重要命题演进的历程。再次,应用“河图”“洛书”及天文、历法知识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心、肝、脾、肺、肾五脏及论“神”、论“气化”等内容的相关原文进行再认识,使其内涵更接近传统中医文化的原本含义。最后,对“为何学、怎样学《黄帝内经》”做了回应。
总序
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恐怕没有哪一门学科像中医理论研究,至今为如何研究与发展而争论不休。特别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的研究得到中医界学者与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种基本的共识认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瓶颈。但对如何开展中医理论的研究,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鸣不断。为此,有必要认真梳理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理清下一步研究的目标、路径和方法。一、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方式
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诠释——解析说明性研究
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与特定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医学的产生、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演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间具有同步的规律。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发展,无疑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之一。但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科学(包括西医学)之势,给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民族精英们也将中国落后的原因简单归结于传统文化而加以指责,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断裂。由此对中医学造成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中医学的发展失去了固有文化发展的支持。诚如李致重在《从国学看中医》一文中所指出:“当扎在国学之中的研究方法的根系被切断的时候,中医的科学理论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将随之衰落。而当中医的临床治疗失去原有的科学与技术体系支撑的时候,中医便沦落为不见文化思想深根的浮萍草——游离于自身科学与技术体系之外的中医,所留下的只是原有体系中的经验部分了。然而经验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初阶段,它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另一方面,患病人群文化、意识形态观念的更替变化,在就医选择中对中医和其学术的信任与理解,决定了中医的社会心理地位与真实发展的规模及潜能;同时,伴随着西医学的超速发展及占据科学与技术的高平台,中医学发展滞后,自然导致中医疗法受众对中医学理解的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的降低,中医学面临着话语权的不断丧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医人历经了百年的探索,从最早的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近年提出的中医现代化研究,都是借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念、方法、知识等,来研究中医理论,试图揭示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取得现代科学背景的受众对中医学的理解、接受,当然也是为了借助现代科学及技术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肾的研究为例,沈自尹等从20世纪50年代始,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提出中医肾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腺、胸腺)轴相关的观点。“973”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基于‘肾藏精’的藏象理论基础研究”也是借助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试图证明“肾精命火”主要体现为干细胞、微环境和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动态平衡,“肾藏精”主要体现为干细胞及微环境的调和状态,补肾填精法主要通过调控干细胞、微环境和NEI网络发挥作用。课题的理论创新是建立“肾藏精”藏象理论与干细胞和NEI网络关系研究的新思路。类似的研究无疑都是对中医固有理论的一种科学诠释性研究,即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知识对中医理论加以解析说明或论证。此类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中医理论的科学诠释从器官、组织、细胞到分子、基因等,总是尾随其后,似乎难以穷尽;二是借用库恩范式理论的观点,中医学与现代科学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对中医理论的科学诠释性研究的成果,绝大部分既不能纳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提供新的概念、理论,又无法归入西医学的范畴,在西医学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说、新的发现或西医学尚未注意到的新的事实,对西医学的发展也意义不大。因此,此类研究也受到了一些中医学者的批评。
(二)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性研究
对文献的整理研究一直是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虽然《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式,但从形式而言,则不好说《黄帝内经》建构了中医理论框架。历代分类研究《黄帝内经》诸家,可谓从形式建构中医理论框架的最早尝试者,从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分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到明·张介宾《类经》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大类,明·李中梓《内经知要》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可谓古代中医理论框架建构的概况。
伴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建设可谓中医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古代中医教育大多以《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针灸甲乙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龙树论》《圣惠选方》等经典及名家著作为教材,还谈不上对中医理论的系统梳理。《医宗金鉴》作为清代皇家主编的专用教材,虽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先进性、实用性等特点,但从中医药理论建构的角度而言,恰恰是其不足之处。因为《医宗金鉴》缺乏对《内经》理论的扼要论述,也缺少本草药性部分,造成其在基础理论上有所欠缺。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 ............

书籍插图:
书籍《黄帝内经》 - 插图1
书籍《黄帝内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黄帝内经》二十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