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心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群书治要》心得/萧祥剑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6
ISBN 978-7-5113-2504-4
Ⅰ.①群… Ⅱ.①萧… Ⅲ.①政书—中国—唐代—研究 Ⅳ.①D69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18196号
●《群书治要》心得
著  者/萧祥剑
责任编辑/王 晖
责任校对/志 刚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787×1092毫米 16开 印张/18.25 字数/200千
印  刷/三河市祥达印装厂
版  次/2012年9月第1版 2012年9月第1次印刷
书  号/978-7-5113-2504-4
定  价/32.00元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静安里26号通成达大厦3层 邮编:100028
法律顾问;陈鹰律师事务所
编辑部:(010)64443056 传真:(010)64439708
发行部:(010)64443051
网  址:www.oveaschin.com
E-mail:oveaschin@sina.com
序言
领导干部读历史应当从读《群书治要》开始
刘余莉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意于治乱之道,休生养民。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于是令魏征、虞世南、萧德言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编辑成书。它的内容是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节选而成,上始五帝、下迄晋代,撷取了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内容,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
书成之后,魏征在序文中称之是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唐太宗读《群书治要》后,在《答魏征上〈群书治要〉手诏》中感慨道:“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他认为此书广博而切要,特令缮写十余部,分赐太子及诸侯王以作从政龟鉴。他自己更是日日阅读,在总结阅读此书的感受时说:“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见《贞观政要》)。可见,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其中所记载的治国之道,特别是关于国家盛衰心得的经验和规律,具有普遍的价值,因此也是历代为政者必读的经典。
相对《资治通鉴》而言,这部更为广博切要的治世宝典之所以鲜为人知,是因为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群书治要》一书至宋朝初年就已经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幸运的是,《群书治要》一书被遣唐使带到了日本,从此它不仅成为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从政的准则,更成了日本人学习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公元13世纪,《群书治要》在日本被发现。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Ο年)日本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因此得以传世。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本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此书虽得以重返中国,但是由于之后的战乱频繁,很少有人深入研学。幸有通达并以承传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当代大德在讲座中屡次谈及此书,才使得这一部治世宝典重为世人所关注。
《群书治要》作为一部资政巨著,其中既有明君治国的经验,也有昏庸败政的教训;既有忠良辅国的故事,也有奸臣欺主的实录,
从格物、致知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治国智慧,堪称治世宝典,是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治国理念、汲取中华传统智慧的必读典籍。
孙中山先生曾在《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说:“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也说:“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今日世界乱象纷呈,冲突不断,归根结底是因为西方忽视了宗教教育,东方忽视了圣贤教育,因而人心堕落所致。而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也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避免“异体移植”的弊端。特别是古圣先贤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经过历史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可以说,《群书治要》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对于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2001年2月25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为《〈群书治要〉考译》题了“古镜今鉴”四个字,勉励领导干部和后人重视学习此书。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出访西班牙时,特别引用了《群书治要·昌言》中的一句古诗来激励西班牙的海外学子:“‘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坚定意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从中可见温家宝总理对这一治世经典的熟悉。
领导干部从深入研读《群书治要》开始读点历史,了解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可以使得各级领导干部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鉴于《群书治要》一书内容丰富,原文是文言文,对于现代日理万机的领导干部而言,很难深入把握其中的精髓。因此,本书作者在熟读《群书治要》的基础上,介绍了《群书治要》的编撰、流传历 ............

书籍插图:
书籍《群书治要》 - 插图1
书籍《群书治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群书治要》心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