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_古代汉语常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读《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
中国古代的历法
文言的学习
漫谈古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
研究古代汉语要建立历史发展观点
文言语法鸟瞰
汉语发展史鸟瞰
观念与语言
逻辑和语言
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出版说明
“大家小书”多是一代大家的经典著作,在还属于手抄的著述年代里,每个字都是经过作者精琢细磨之后所拣选的。为尊重作者写作习惯和遣词风格、尊重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流变的规律,为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大家小书”对于已经经典化的作品不进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处理。
提请读者特别注意。
北京出版社
序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读《古代汉语常识》
杨润陆
王力先生著作等身,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在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山东教育出版社曾出版过20卷本的《王力文集》,中华书局又出版了25卷本的《王力全集》,共37册,近1400万字,本次以“大家小书”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识》。这本小书共辑录了王力先生关于古代汉语和中国语言学的十篇著作,为广大读者了解王力先生的学术观点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王力先生是语言学家,也是教育学家,从1954年院系调整来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以后,就一直关注着语言学科的发展。他培养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都成为各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骨干。他主编的《古代汉语》至今仍是各院校的首选教材。更令人难忘的是,王力先生曾以学习古代汉语为题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和中国香港大学讲演,并亲自为北大64年入学的语言专业的本科生授课。我们由此可知王力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风格——既能深入,又可浅出。可以说,这也是这本大家小书的特点。
学习文言文涉及有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许多知识,介绍常识,讲什么,以至于怎么讲,都体现出作者的眼光。王力先生高屋建瓴,根据语言的时代性,说明古今的词义不同,词汇不同,语法不同,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王力先生在讲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时,为了便于初学,不讲六书,不讲字体沿革,只以现行汉字为例,讲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形体,说明什么是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讲到繁体字时,强调同音假借所造成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一对二、一对三的关系,由此说明如何避免简化字文本对文言文阅读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古字通假,只简单地解释为古字同音借用,并不刻意说明通假字与古今字的不同。对于古书中的典故,重要的是了解其出处,决不能死抠字眼。对于古代的人称代词,王力先生重点介绍的是第一人称的谦称用法和第二、第三人称的敬称用法,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王力先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必须建立历史发展的观点,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和古今词汇的差别。尤其是对于似懂非懂的熟词熟字,决不能以今释古。举例来说:“睡”的本义是坐着打瞌睡,不能误解为睡觉;“青”在上古指蓝色,不能误解为绿色或者黑色。王力先生把古今词义的演变概括为扩大、缩小、转移等三种类型。“扩大”是说词义的外延扩大了。例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后来泛指一般的河流;“洗”本来专指洗脚,后来扩大为一般的洗涤、洗濯。“缩小”是说词义的外延缩小了。例如“子”本是儿女的总称,后来专指儿子;“禽”的本义是兼指猎获的鸟兽,以后才专指鸟类。“转移”是说词义由原来的概念转移到邻近的概念,例如脚的本义是胫,也就是小腿,后来成为“足”的同义词;“羹”的本义是指带汁的肉,中古以后才转指羹汤的汤。
王力先生讲语法知识,主要是讲词和词的关系、虚词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对于古代汉语的词类,王力先生分为十一类,其中的说法和先生所主编的《古代汉语》略有不同,目的是与中学语文课本的说法取得一致。对于实词,主要讲了古今不同的三种词性变换:一是名词变动词;二是形容词变动词,包括“使动”和“意动”;三是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这也是一种“使动”。另外还讲了名词用如副词作状语的情况。至于虚词,只讲了古今差别较大的十八个虚词的主要用法。对于古代汉语中名词、代词都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王力先生予以特殊的关注。先生认为:古文单复数的区别不需要在语言形式上表现出来,“吾侪”“我曹”“若属”并不是简单地表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家小书_古代汉语常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