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长篇小说》2014年第2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黄泥地
刘庆邦
上庄记
季栋梁
黄泥地
刘庆邦
第一章
雨后,几个小孩子在一家大门口的门楼儿下面玩泥巴。太阳没有出来,天还是阴的,温湿的气息里弥散的是苦楝花的香味。一只斑鸠在桐树上独唱。麻雀们集中在一棵石榴树上,嘁嘁喳喳,像是在开会讨论问题。布谷鸟忙得在空中掠来掠去,很少停留,它的前一声“布谷”在东边的麦田尚未落地,后一声“布谷”又在西边的麦田上空播响了。门楼儿两侧各有一方青石门墩儿,小孩子们挖来泥巴,就在石头门墩儿上玩。他们分成两拨儿,男孩子一拨儿,女孩子一拨儿,分别以一个门墩儿为玩泥巴的平台。泥巴是软的,他们得找一个硬的地方,把软东西放在硬东西上搓揉,软东西才会舒筋展骨,把里面的黏性和弹性发挥出来。石头门墩儿当然是硬的,在上面揉泥巴正合适。玩泥巴还得找一个有平面的地方,在平面上摔摔打打,才能把泥巴塑出五花八门的形状来。石头门墩儿上方有光光的平面,泥巴块子在上面三摔两摔就光溜了,接着就可以拿泥巴造型,造鸡得鸡,造狗得狗。
每个小孩子的家里差不多都有桌子、椅子,桌椅也是硬物件,上面也都有平面,他们为什么不在桌子上或椅子上玩泥巴呢?那时因为各家的大人都不许小孩子在桌子上和椅子上玩泥巴,大人认为泥巴是烂东西,脏东西,而桌椅是和台面联系在一起的,泥巴把“台面”弄脏就不好了。大人们不但不许小孩子在桌椅上玩泥巴,还不许他们在屋里玩,要玩,只能到门外去玩。大门口外面的石头
门墩儿,是贪玩的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选择。
好天好地时,这里的孩子们没什么可玩的。他们转着圈子在院子里找,蹲下来往地上瞅,地上到处都干干巴巴,他们想抠一块土坷垃都抠不下来。他们有时会看到一只苍蝇,对苍蝇露出欣赏的表情。但苍蝇不跟他们玩,他们刚一伸手,苍蝇就飞跑了。天上飞过的小鸟儿也不跟他们玩,他们喊着让小鸟儿下来,下来,跟他们一起玩。小鸟儿跟没听见一样,只管飞走了。大人们有没有可能在地上泼一些水,和一些泥巴给自家的小孩子玩呢?没有可能,完全没有可能。他们用水筲从水井里打来水,用水和面,烧饭,洗碗,喂猪,都是可以的,没听说过谁家用清水和泥巴给小孩子玩的。有那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子,自己撒了尿,自己用小手抓成尿泥,往自己嘴里送,弄得满脸花。那是把尿泥当成了食品,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玩泥巴。
一下雨就好了。别看脚下的地硬得像铁块子,雨水一泡,一浸,硬地就变成了软地,随手一挖就是一块泥巴。据说北边的黄河多次开口子,一开口子就黄水漫漫,冲下来不少泥沙。但泛滥的黄河水被一条沙河截流,没有淹到他们这里来,所以这里的土地几乎不含什么沙子,还是原汁原味的黏土地。设想一下,如果土里掺了不少沙子,一抓一把散沙,玩泥巴是玩不成的。黏土地的好处是胶性强,粘接度好,挖起来就是好泥巴,团巴团巴,搓巴搓巴,捏什么,像什么。
男孩子玩泥巴时,常做的一种游戏叫摔哇呜。摔哇呜的办法,是把一块泥巴捏成小盆形,把盆边捏得厚厚的,盆底捏得薄薄的,然后托底拿起小盆,底朝上,口朝下,奋力向石头门墩儿上摔去。由于速度的作用,和兜在小盆里的空气被压缩的作用,小盆摔在门墩儿的瞬间,盆底会翻卷开来,爆出一个洞。爆洞的同时,发出类似哇的声响,摔哇呜宣告成功,哇呜也因此而得名。男孩子的游戏,总愿意把完整的东西弄出洞来,整出声来,带有一定的破坏性。但不是每一个男孩子每一次都能把哇呜摔响,他们之间是要进行比赛的。比赛的规则是,谁把哇呜摔响,要对谁进行奖励;摔不响的呢,要给予处罚。奖品不是别的,只是一块泥巴。这块泥巴要从受罚者的手上出,罚品也是一块泥巴。不是获胜者的哇呜底部破了一个洞嘛,那么,摔不响哇呜的失败者,就得从自己所拥有的泥巴原料上取下一块,拍成圆的薄片,把人家的哇呜炸开的洞口给补上。每次补洞所需要的原料并不多,但怕的是每次都摔不响,每次都得挖自己的原料给人家补洞。如此一来,自己的原料就越来越少,少到甚至连一个哇呜都做不成,只能看着别人的哇呜越做越大,越摔越响。
女孩子玩泥巴与男孩子不同,女孩子似乎天生就有家庭观念,她们做游戏也带有建设性。她们拿泥巴垒房子,捏猪圈,盖鸡窝。塑小鸡、小狗、小猫、小兔。她们塑一只大狗,后面必跟着一只小狗。她们塑一只母鸡,母鸡屁股后面必添上几个鸡蛋。她们塑一个剃光头的男人,紧接着就会塑一个留剪发头的女人,安排男人和女人结婚,生娃娃。这天在石头门墩儿上玩泥巴的是三个女孩子,她们互相观摩,互相启发,每个女孩子都创造出了不少玩意儿。作为玩意儿的主人,她们之间会拿玩意儿互赠,你赠我一根黄瓜,我赠你一个鸡蛋。得了黄瓜和鸡蛋,她们假装张着嘴往嘴里送,并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
把泥巴玩来玩去,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手上、脸上、鞋子上、衣服上都粘了不少泥巴,差不多成了一个个泥巴人儿。泥巴人儿就泥巴人儿吧,他们从来不嫌泥巴脏,见泥巴都很亲切。听大人说,他们原本就是泥巴人儿,是大人从地里把他们捡回来的,或是用红线绳把他们从庙会上拴回来的。“泥巴人儿”没有别的玩具,没有皮球,没有布娃娃,没有电动汽车,没有变形金刚,他们不玩泥巴玩什么呢!这里的孩子都盼着下雨,喜欢下雨。一下雨地上就起泥巴,他们就有了可以玩耍的东西。下雨之后的日子,可以说等于这里孩子们的节日。
稍大一点的男孩子,玩泥巴还有另外一种玩法。他们找来一根柔韧性好、弹性强的荆条,剥去荆条的皮,把荆条捋得光溜溜的。把泥巴团成圆球,穿在荆条的梢头,攥得紧贴在荆条上,然后通过使劲甩荆条,把穿在荆条梢头的泥巴圆球甩出去。这种玩法叫甩流球,能把流球甩得像流星一样,甩到很远的地方。比较说吧,如果站在一个宽阔的水塘边,用手往水塘里投泥巴球,哪怕男孩子使出全身的力气,能把泥巴球投到水塘中央就算不错。而采用甩流球的办法呢,轻而易举,就可以将泥巴球甩到对岸去。在荆条梢头穿一节泥巴条也可以甩,名堂换成甩老豆虫。老豆虫成天吃得圆滚滚的,不长翅膀,只会在庄稼地里爬,不会在天上飞。但泥巴做成的老豆虫就不一样了,被甩上天空之后,它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得嗖嗖的,比燕子飞得都快。恰好有一只老斑鸠在桐树枝头咕咕叫,男孩子把子弹一样的老豆虫瞄准老斑鸠,却对老斑鸠说:老斑鸠,你叫得很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十月·长篇小说》2014年第2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