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谦德国学文库》出版说明
前 言
卷一 道 体
卷二 为学大要
卷三 格物穷理
卷四 存 养
卷五 改过迁善 克己复礼
卷六 齐家之道
卷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卷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 度
卷十 处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卷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异端之学
卷十四 圣贤气象
《谦德国学文库》出版说明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与科技超速发展,人们在体验经济繁荣和科技成果的同时,欲望的膨胀和内心的焦虑也日益放大。如何在物质繁荣的时代,让我们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详,从经典中获取智慧和慰藉,或许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之所以要读经典,根本在于,我们应当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亦如此。一个爱读经典的人,其内心世界必定是丰富深邃的。而一个被经典浸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思想丰赡、文化深厚的民族。因为,文化是民族之灵魂,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认识其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必定就会失去其未来的生机。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就保藏在经典之中。
今日,我们提倡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自提倡重读经典始。然而,读经典之目的,绝不仅在徒增知识而已,应是古人所说的“变化气质”,进一步,是要引领我们进德修业。《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团结出版社
2017年1月
前 言
《近思录》是一部全面展现宋代理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由朱熹和吕祖谦编纂,收录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位理学家语录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对宋以后的社会思潮和主流文化影响极大。南宋叶采称之:“是则我宋之一经,将于四子并列,诏后学而垂无穷也。”清代江永言其:“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近代国学泰斗钱穆也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可见,《近思录》既是古代文人士子奉为圭臬的经典名作,也是今天我们研究理学的重要文献和资料。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吕祖谦从浙江金华来到福建建阳拜访朱熹,在朱熹的寒泉精舍作了短暂停留。两人平日除了讲经论学,还互相切磋诸子之学。他们在研读了“四君子之全书”之后,深为其浩瀚精深的学问造诣所折服,因此计划撷取其中精要编定成书,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参考书。此后,朱、吕二人又进行了第二次会晤,还有多封书信往来讨论,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了本书的编定。
“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谓本书与儒者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学功夫密切相关,而且也囊括了儒家从普通人到圣贤人、从洒扫应对的“小学”到修己治人的“大学”的整个人格养成阶段,可以说是一部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步骤清晰的系统性儒学修养全书。正如朱熹所言:“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可谓言之凿凿。
为了让读者对本书有进一步认识,接下来对本书的两位编者及其生活背景、主要思想等作一简单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因长期在崇安、建阳等地讲学,其创立的学派史称“闽学”,并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兄弟的“洛学”、张载的“关学”,共同构筑了宋代理学的理论体系。朱熹和“二程”的“程朱学派”对元、明、清三朝影响极大,成为三朝的官学,朱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成为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因此被后世文人儒士尊称为“朱子”,且成为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的人。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世称“东莱先生”,谥成,后改谥忠亮。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与福建朱熹、湖南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所创立的“婺学”,不仅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也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包括《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实际上,在《近思录》的编定过程中,朱熹起主要作用,吕祖谦仅起辅助作用,这也是后来《近思录》诸家注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近思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