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评释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当代儒家论代序
评注说明
大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中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当代儒家论代序
儒家思想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后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中,出现了一大批为国家、民族、民众所认可、所敬仰、所追随的精神领袖:像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汉代的董仲舒,刘向、刘歆父子;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守仁(阳明);也包括之后清代“乾嘉学派”的众多学者和民初“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些先贤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深入人心,且绵延至今不绝。
一 儒家思想一直在被改变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思想的原生态时期,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质朴而单纯,远没有后世所赋予的那么多神圣和噱头。原生态儒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哲人们悲天悯人的情绪反应和思想表达,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逻辑性和思辩性都不是很强。但正因为其原生态,又没有被太多政治和经济利益所裹挟和绑架,孔、孟等先秦儒家的思想焕发出的是勃勃的生机和真实理性的光辉。
至于两汉,首先是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表章六艺”,再加上始皇帝“焚书坑儒”后带来的儒家经典文本差异,直接导致了儒家所谓“今古文经之争”。儒家思想成为中央政府支持的官方正统思想,而貌似学术争论的今古文经之争背后,有着太多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子。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两汉之际今古文经之间激烈的争论较量,其实质是王莽托古改制的张目。至东汉,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糅合混杂的方式注释儒家经典,使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而到了清末,时过两千多年,今古文经之争再起,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而这一学术争论的背后,则是“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较量。
经历大混乱、大融合的魏晋时期,至于隋唐,中国社会“儒释道”三家合流成为大势所趋。又经历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至两宋,中国社会的思潮是活跃的,也是混乱的。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义理之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性之学”应运而生。明代王守仁(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衣钵并进一步发挥,将儒家思想的“心性之学”推进到了极致,史称“陆王心学”。不难看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与孔、孟时期的先秦儒家思想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其背后同样有着太多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子。我们抛开儒家“义理”与“心性”的千年之争不谈,但无论是程、朱还是陆、王,都是以当时的时代需求为背景,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重大修定与改造。
清代朴学(乾嘉学派)是对宋明“理学”与“心学”清谈的“反正”,李刚主《恕谷后集》卷六《万季野小传》曾引明末清初潘平格语“朱子道,陆子禅”,说明了“乾嘉学派”对清谈的厌恶和对经世致用的渴望与回归。应该说,清代朴学的兴起对古代经典的文词版本考据贡献巨大。但接下来的“西学东渐”甚至“坚船利炮”的赤裸裸武装侵略,惊醒了中国人的千年儒家太平之梦。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绝对优势和对亡国灭种的深切忧虑,中国人对儒家思想的深层次甚至颠覆性反思已不可避免。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新文化运动先驱严复则斥之为“牛体焉能马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儒家思想的大清算和大否定。民初兴起的“新儒家”,则是儒家思想的一次自救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钱穆,也包括1949年之后的牟宗三、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等。
新儒家有很多学术观点,这里囿于篇幅不便展开,但其核心诉求则包括三项:一、力图在现代和当代中国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重建儒家的价值体系;二、认为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世界化必须根植于儒家思想;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并以此为基础试图融合、会通、吸纳、解释西学。
二 “新儒家”的困局
“新儒家”近一百年来的努力功效如何?闻达窃认为,不可谓失败,但也谈不到成功。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张之洞提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中学”和“西学”这对本不搭界的冤家进行的一次失败的调和,这种调和是机械性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再纵观之后出现的“新儒家”思潮,其实也是试图在调和“中学”和“西学”的分歧、矛盾与不和谐。闻达以为,这种调和虽然在方式上不再“简单粗暴”,但其核心仍然没有摆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而“牛体”确实是不能“马用”的。闻达在此斗胆提出,所谓“中学”与“西学”是两种曾经平行于东西方,以哲学为统领,且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它们于19世纪前半叶在中国以一种非正常方式猝然集中交合,必然引发冲突。双方谁也吃不掉谁,而“中学”在尚处于劣势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成了自保求存的权宜之计。这种权宜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了该结束的时候。首先,“中学”也好,“西学”也罢,就其内容中的某些部分各有优劣和侧重是不争的事实;其次,二者存在不同,存在差异,存在分歧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二者的水火不容,也没有必要非要让二者水乳交融;第三,真理绝不是只以一种形式存在,“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二者可以在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同时存在且并行不悖,分别解决其擅长的问题。而一百年来,正是在以“中学”解释“西学”,以“西学”解释“中学”的轮回中,频现“牛体马用”或“马体牛用”的困局。
“新儒家”的另一个特点是继承了理学和心学的“义理”、“心性”之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般受众的困惑和黏合性降低。
“新儒家”的第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学中庸评释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