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章句集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大 學 章 句 序
大 學 之 書 , 古 之 大 學 所 以 教 人 之 法 也 。 蓋 自 天 降 生民 , 則 既 莫 不 與 之 以 仁 義 禮 智 之 性 矣 。 然 其 氣 質 之 稟 或不 能 齊 , 是 以 不 能 皆 有 以 知 其 性 之 所 有 而 全 之 也 。 一 有聰 明 睿 智 能 盡 其 性 者 出 於 其 閒 , 則 天 必 命 之 以 為 億 兆 之君 師 , 使 之 治 而 教 之 , 以 復 其 性 。 此 伏 羲 、 神 農 、 黃 帝、 堯 、 舜 , 所 以 繼 天 立 極 , 而 司 徒 之 職 、 典 樂 之 官 所 由設 也 。
三 代 之 隆 , 其 法 寖 備 , 然 後 王 宮 、 國 都 以 及 閭 巷, 莫 不 有 學 。 人 生 八 歲 , 則 自 王 公 以 下 , 至 於 庶 人 之 子弟 , 皆 入 小 學 , 而 教 之 以 灑 掃 、 應 對 、 進 退 之 節 , 禮 樂、 射 御 、 書 數 之 文 ; 及 其 十 有 五 年 , 則 自 天 子 之 元 子 、眾 子 , 以 至 公 、 卿 、 大 夫 、 元 士 之 適 子 , 與 凡 民 之 俊 秀, 皆 入 大 學 , 而 教 之 以 窮 理 、 正 心 、 修 己 、 治 人 之 道 。此 又 學 校 之 教 、 大 小 之 節 所 以 分 也 。
夫 以 學 校 之 設 , 其 廣 如 此 , 教 之 之 術 , 其 次 第 節目 之 詳 又 如 此 , 而 其 所 以 為 教 , 則 又 皆 本 之 人 君 躬 行 心得 之 餘 , 不 待 求 之 民 生 日 用 彝 倫 之 外 , 是 以 當 世 之 人 無不 學 。 其 學 焉 者 , 無 不 有 以 知 其 性 分 之 所 固 有 , 職 分 之所 當 為 , 而 各 俛 焉 以 盡 其 力 。 此 古 昔 盛 時 所 以 治 隆 於 上, 俗 美 於 下 , 而 非 後 世 之 所 能 及 也 !
及 周 之 衰 , 賢 聖 之 君 不 作 , 學 校 之 政 不 修 , 教 化陵 夷 , 風 俗 頹 敗 , 時 則 有 若 孔 子 之 聖 , 而 不 得 君 師 之 位以 行 其 政 教 , 於 是 獨 取 先 王 之 法 , 誦 而 傳 之 以 詔 後 世 。若 曲 禮 、 少 儀 、 內 則 、 弟 子 職 諸 篇 , 固 小 學 之 支 流 餘 裔, 而 此 篇 者 , 則 因 小 學 之 成 功 , 以 著 大 學 之 明 法 , 外 有以 極 其 規 模 之 大 , 而 內 有 以 盡 其 節 目 之 詳 者 也 。 三 千 之徒 , 蓋 莫 不 聞 其 說 , 而 曾 氏 之 傳 獨 得 其 宗 , 於 是 作 為 傳義 , 以 發 其 意 。 及 孟 子 沒 而 其 傳 泯 焉 , 則 其 書 雖 存 , 而知 者 鮮 矣 !
自 是 以 來 , 俗 儒 記 誦 詞 章 之 習 , 其 功 倍 於 小 學 而無 用 ; 異 端 虛 無 寂 滅 之 教 , 其 高 過 於 大 學 而 無 實 。 其 他權 謀 術 數 , 一 切 以 就 功 名 之 說 , 與 夫 百 家 眾 技 之 流 , 所以 惑 世 誣 民 、 充 塞 仁 義 者 , 又 紛 然 雜 出 乎 其 閒 。 使 其 君子 不 幸 而 不 得 聞 大 道 之 要 , 其 小 人 不 幸 而 不 得 蒙 至 治 之澤 , 晦 盲 否 塞 , 反 覆 沈 痼 , 以 及 五 季 之 衰 , 而 壞 亂 極 矣!
天 運 循 環 , 無 往 不 復 。 宋 德 隆 盛 , 治 教 休 明 。 於是 河 南 程 氏 兩 夫 子 出 , 而 有 以 接 乎 孟 氏 之 傳 。 實 始 尊 信此 篇 而 表 章 之 , 既 又 為 之 次 其 簡 編 , 發 其 歸 趣 , 然 後 古者 大 學 教 人 之 法 、 聖 經 賢 傳 之 指 , 粲 然 復 明 於 世 。 雖 以熹 之 不 敏 , 亦 幸 私 淑 而 與 有 聞 焉 。 顧 其 為 書 猶 頗 放 失 ,是 以 忘 其 固 陋 , 采 而 輯 之 , 閒 亦 竊 附 己 意 , 補 其 闕 略 ,以 俟 後 之 君 子 。 極 知 僭 踰 , 無 所 逃 罪 , 然 於 國 家 化 民 成俗 之 意 、 學 者 修 己 治 人 之 方 , 則 未 必 無 小 補 云 。
大 學 章 句 大 , 舊 音 泰 , 今 讀 如 字 。
子 程 子 曰 : 「 大 學 , 孔 氏 之 遺 書 , 而 初 學 入 德 之門 也 。 」 於 今 可 見 古 人 為 學 次 第 者 , 獨 賴 此 篇 之 存 , 而論 、 孟 次 之 。 學 者 必 由 是 而 學 焉 , 則 庶 乎 其 不 差 矣 。
大 學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親 民 , 在 止 於 至 善 。 程子 曰 : 「 親 , 當 作 新 。 」 大 學 者 , 大 人 之 學 也 。 明 , 明之 也 。 明 德 者 , 人 之 所 得 乎 天 , 而 虛 靈 不 昧 , 以 具 眾 理而 應 萬 事 者 也 。 但 為 氣 稟 所 拘 , 人 欲 所 蔽 , 則 有 時 而 昏; 然 其 本 體 之 明 , 則 有 未 嘗 息 者 。 故 學 者 當 因 其 所 發 而遂 明 之 , 以 復 其 初 也 。 新 者 , 革 其 舊 之 謂 也 , 言 既 自 明其 明 德 , 又 當 推 以 及 人 , 使 之 亦 有 以 去 其 舊 染 之 污 也 。止 者 , 必 至 於 是 而 不 遷 之 意 。 至 善 , 則 事 理 當 然 之 極 也。 言 明 明 德 、 新 民 , 皆 當 至 於 至 善 之 地 而 不 遷 。 蓋 必 其有 以 盡 夫 天 理 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四書章句集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