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集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例略
一、本書除列子正文外,其注釋考證分為四類,依次排列:
(甲)晉人張湛之注,(乙)唐人盧重玄之解,(丙)有關列子本文以及張注、盧解之校勘、訓詁與考據,(丁)唐人殷敬順所纂與宋人陳景元所補之釋文以及有關釋文之考證。除張注盧解外,各說皆冠以圓圈“”。
二、列子版本甚多,而元明以後之刊本多以釋文入注,遂使張注與釋文不相別白。清人汪繼培始為厘正,並取影宋本、纂圖互注本、明世德堂本、虞九章王震亨同訂本參訂缺誤,刻入湖海樓叢書,餘取之為底本。但汪校仍有可商,乃複取瞿氏鐵琴銅劍樓所藏之北宋本、即四部叢刊之底本吉府本、鐵華館影宋本、道藏諸本、白文本、宋徽宗義解本、林希逸口義本、江遹解本、高守元集四解本。元本、明世德堂本參校,擇善而從。若諸本皆有脫誤,雖攷證明確,仍不敢輒改。其他文字異同,除參校諸本之顯然誤刻以及脫漏者外,其可資參攷者,亦擇優注出。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有列子數條,亦加採錄。
三、北堂書鈔、群書治要、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白孔六帖、錦繡萬花谷、事文類聚等類書以及其他古籍所徵引之列子正文與張湛注,共計不下二三千條,文字之出入有頗大者。蓋古人引書率多臆改,未必全可憑信。本書只擇其有助於校勘訓詁者錄之。
四、列子之為晉人所偽,殆無異義。汪繼培謂“依采諸子而稍附益之。其薈萃補綴之跡,諸書見在者可覆按也”。本書雖不為之疏通證明,但於其可資覆按之處,必借校勘訓釋之便為之注出,亦示作偽之所本耳。
五、清代以來之學者于“先秦古籍”率多有校勘訓釋,但於列子,除盧文弨、任大椿、俞樾、陶鴻慶以及今人王重民、王叔岷諸家外,專著不多。列子之文既多因襲,則不得不廣為採摘,故凡有關古籍之考證訓釋足為讀者之一助者,悉加甄錄。至於附會釋氏空談玄理者則蓋加屏棄。
六、張湛其人與列子之關係甚密,而行事已不可得詳。茲亦略加輯錄,是為附錄一。
七、偽劉向之目錄、張湛之序、盧重玄之序論、陳景元(碧虛子)之序、任大椿之序、秦恩複之序、汪繼培之序,都與本書所錄有關,有助於讀者對本書之瞭解,故悉載其全文,是為附錄二。
八、關於列子之辨偽文字,黃雲眉之古今偽書通考補證與張心澂之偽書通考雖均有輯錄,然皆缺略甚多。餘故重加薈萃,並附己見,是為附錄三。
九、凡所徵引,多經覆核。惟有少數校說,猶未能一一比勘。如有差失,深冀指正。
十、集釋運用引號,或者標明引文起訖,或者鉤注重要詞語,皆所以助文意之顯豁,求一目了然。然用之太勤,則失之細碎。故或用或否,制於所宜。故徵引某家之言,於某某曰下之引號蓋從省略,一則以起訖易明,毋煩標注,且以其中又有徵引,宜加識別;如此,則可免於複用夾引號,不致有混淆之病。又如敬順釋文,自有體例,易於理解,如無必要,引號亦從省略。餘可類推。此乃是自定條規,幸勿繩以常律。
徵引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
一、只限於列子八篇集釋校說內所徵引之姓氏。
二、略依其生卒年次排列,生卒年有可考者亦為注出。
沈括(1030-1094)夢溪筆談
王觀國宋人學林
顧炎武(1613-1682)唐韻正
黃生(1622-?)字詁義府
何琇樵香小記
惠棟(1697-1785)松崖筆記
盧文弨(1717-1795)群書拾補鐘山札記
錢大昕(1728-1815)十架齋養新錄
畢沅(1730-1797)呂氏春秋新校正、山海經新校正
段玉裁(1735-1815)經韻樓集、說文解字注
任大椿(1738-1789)列子釋文考異
汪中(1744-1794)經義知新記、舊學蓄疑
王念孫(1744-1833)讀書雜誌、廣雅疏證
沈赤然(1745-1816)寄傲軒隨筆
梁玉繩(1745-1819)呂子校補、續補
梁履繩(1748-1793)有校說見呂子校補
劉台拱(1751-1805)荀子補注從王念孫讀書雜誌錄出
孔廣森(1752-1786)大戴禮記注
郝懿行(1757-1825)荀子補注
牟庭(1759-1832)雪泥書屋雜誌
莊逵吉(1760-1813)有校說見所刻淮南子
王紹蘭(1760-1835)說文段注訂補
秦恩複(1760-1843)有校說,見所刻列子盧重玄注
嚴可均(1762-1843)鐵橋漫稿
焦循(1763-1820)易餘蘥錄
洪頤煊(1765-1837)讀書叢錄
王引之(1766-1734)經傳釋詞
汪萊(1768-1813)列子盧注考證附見秦恩複列子刻本
朱王存(1769-1850)小萬卷齋文稿
黃承吉(1771-1842)字詁義府合考
沈欽韓(1775-1831)漢書疏證
俞正燮(1775-1840)癸巳存稿
梁章钜(1775-1849)退庵隨筆
錢繹方言箋疏
江有誥(?-1851)先秦韻讀
宋翔鳳(1776-1860)小爾雅訓纂
馮登府(1783-1841)三家詩異文疏證
許櫣(1786-1862)讀說文記
朱駿聲(1788-1858)說文通訓定聲
沈濤交翠軒筆記、銅熨斗齋隨筆
蘇時學爻山筆話
光聰諧有不為齋隨筆
徐時棟(1814-1873)煙嶼樓讀書志
蔣超伯道光二十五年(1845)會試會元南漘楛語
俞樾(1821-1906)諸子平議
王先謙(1842-1917)荀子集解、莊子集解
郭慶藩(1844-1897)莊子集釋
孫詒讓(1848-1908)札迻、墨子閑詁
皮錫瑞(1850-1908)今文尚書考證
陶鴻慶(1860-1918)讀列子札記
奚侗莊子補注
梁啟超(1873-1928)某氏轉錄手批本,現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
吳闓生(1877-1948)文史甄微稿本
曾廣源戴東原轉語釋補
胡懷琛列子張湛注補正載1934年大陸雜誌2卷8期
馬敘倫(1884-1970)莊子義證、讀書續記
王重民(1902-1975)列子校釋、敦煌古籍敘錄
許維遹(1904-1951)有校說抄示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
王叔岷列子補正
岑仲勉兩周文史論叢
又稱仲父曰者,楊樹達教授于其所讀書箋識之校說也。
卷第一 天瑞篇
〔注〕夫巨細舛錯,修短殊性,雖天地之大,群品之眾,涉於有生之分,關於動用之域者,存亡變化,自然之符。夫唯寂然至虛凝一而不變者,非陰陽之所終始,四時之所遷革。〔解〕夫群動之物,無不 ............

书籍插图:
书籍《列子集釋》 - 插图1
书籍《列子集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列子集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