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究遗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mb。
书籍内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究遗目录     春秋类
  卷一
  隠公
  卷二
  桓公
  卷三
  庄公上
  卷四
  庄公下
  卷五
  闵公
  卷六
  僖公上
  卷七
  僖公下
  卷八
  文公
  卷九
  宣公
  卷十
  成公
  卷十一
  襄公上
  卷十二
  襄公下
  卷十三
  昭公上
  卷十四
  昭公下
  卷十五
  定公
  卷十六
  哀公
  【臣】等谨案春秋究遗十六卷
  国朝叶酉撰酉字书山号花南桐城人乾隆己未进士官至左春坊左庶子是编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而亦稍有从违其曰究遗者
  盖用韩昌黎赠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髙阁独抱遗经究终始语也于胡传苛刻之説及公谷附防之例芟除殆尽于左氏亦多所纠正乃往往并其事迹疑之如开卷之仲子谓恵公违礼再娶以嫡礼聘之可也酉必据此谓诸侯可再娶则卫庄公于庄姜见在复娶于
  陈陈之厉妫有娣戴妫其正名为嫡可知亦将据以为诸侯之礼可以建两嫡乎又谓仲子之宫立所当立故书考而不书立是据何礼典也郎之战距桓公之立已十年酉乃谓三国来讨弑隠公之罪左传周班后郑之説为诬鄫季姬之事左氏以为归宁见止于事理稍近公羊以为使自择配已属难据乃断为季姬已许鄫子而僖公悔婚故季姬义不改适私防鄫子文公十二年之子叔姬与十四年之子叔姬酉以为防生之女已属臆度又以齐人所执之子叔姬为舍之妻传误以为舍之母又以宣公五年齐髙子所娶之子叔姬即此妻舍之子叔姬并非两人辗转牵合总以叔之一字不容有两生意不知女笄而字不过伯仲叔季四文益以庶长之孟亦不过五设生六女何以字之是知未笄以前用名为别既笄而字字不妨复因此而驳传文未免横生枝节莒人灭鄫传言恃赂酉以为襄公五年鄫已不属鲁传为失实而下文季孙宿如晋又引传晋以鄫故来讨曰何故亡鄫之语使鄫不属鲁其亡与鲁何闗亦为矛盾他如王不称天桓无王之説因仍旧文不能改正而以赵岐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语证左传哀公八年宋人灭曹之误更为倒置然大致凖情度理得经意者为多其比例中所谓变例特文隠文缺文之説亦较诸家之例为有条理他若据汉地理志辨戎伐凡伯之楚丘非卫地据史记夷姜为卫宣夫人非烝父妾据宣公五年经书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辨鲁不止僣祈谷之郊如斯之类亦时有考证统核全书瑕固不掩其瑜也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春秋究遗凡例
  一春秋据事直书注家只当以明圣意为主若逞其臆见务为苛刻穿凿之论纵能引经据史总属节外生枝先儒颇多此弊不敢效尤
  一圣经如书同盟书公至书归书入书人之类头绪如乱丝今悉为一一拈出又恐散见各条下或难参考其异同故每于开首一条下辄作一总案览者第将此总案理清则其下皆迎刃而解矣
  一凡礼制地名以及一切应加考订之事先儒具有成説然于圣人笔削之义无与也兹故略为疏解无事哓哓
  一春秋义例有为众人所共知者辄随笔为注数语于下虽先儒成说槩不标出以本非特出手眼故也
  一三传误信传闻有情理所必无之事不得不为辨明或先儒已有旧説辄采入之
  一凡事之缘起有节录左氏传不增易一字者则标一传字于上若传文先后参错或头绪繁多不能备载只以数语括之者则不标传字
  一吾师望溪先生通论皆从前人所未其为功于经学甚大惜先生精力全注于三礼之学于春秋则大纲虽举而节目未详今悉为缀缉完备颇有与先生异同处亦由先生先辟其门径而承学之士特因其说而加审焉尔若谓青出于蓝则吾岂敢
  一春秋比例一编鄙意欲补从来说是经者之所未备葢必理清头绪而后可以斩断葛藤天下不乏好学深思之士当不河汉余言

  春秋总说
  圣人因史作经原欲垂教于天下万世非为鲁国修史也故凡事之无关于劝惩者辄削而不录其所削之事非必尽一事而削之也或录其前而削其后或录其后而削其前其事之首尾圣人以为不必备者以有鲁史在耳其后鲁史不传必三家恶其害己而去其籍固圣人之所不及料者也王介甫目为断烂朝报所为断烂诚有之然学者所宜尽心之处正在于此彼乃因此而欲废此一经斯则为圣门之罪人矣
  圣人春秋凡事止撮其大纲鲁史旧文必详备古者史官记事小则书之于简大则书之于册所谓册者葢聨数版为之事大则文繁故必以册书之而始尽也若鲁史旧文一如圣人春秋止撮其大纲则通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书之未有过三行者登之于简足矣安用册为哉
  春秋所以不仍旧史之文而凡事止撮其大纲者史官记事大都皆循习旧例案而不断不足以见褒贬之义如郑伯之归祊假田若止如旧史之文虽首尾详备不过见两国之以利交耳至郑伯目无天王之罪必如经文两书郑伯乃足以见之葢褒贬之义恒隠寓于一两字之内此一两字非撮其大纲则其文繁而其义无由着故朱子纲目虽本温公通鉴而必先撮其要以为纲者正彷春秋以一两字寓褒贬之法也葢案者所以为史断者所以为经圣人若止为鲁国修史则据事直书而史家之能事毕矣又何必以窃取其义为己任也哉以朱子纲目例之圣经如纲鲁史如目圣人当日若不恃有鲁史圣人固不能逆料身没后之必有左氏为之传也亦安用此一部首尾不具之书以疑误来学乎春秋一定之例有本乎旧史者有不本乎旧史者如崩薨卒葬之必书官爵名氏之从告此本乎旧史者也至若一两字之间辨别名分【如诸侯返国书复归大夫书归之类】其为例至纎至悉史官记事徃徃有至数百言之多者岂能拘拘于是哉故鲁史有鲁史之例圣经有圣经之例然皆非襃贬之所寓也褒贬之义惟当于变例中求之如归祊假田例应书郑人而书郑伯是也
  圣人若为鲁国修史自有一定史例如齐之盟不序齐宋之防不序宋天下有如是之史例乎又如季姬及郑子遇于防旧史必不为季姬着此特笔当是书鄫子来朝因序其事之縁起如是耳圣人则欲以季姬垂教遂大书特书若不胜其咨嗟爱惜之意所为因史作经非为鲁国修史者于此等处见之
  先儒谓春秋以一字为褒贬是则然矣但皆以称名称人为贬称官称爵为褒是以黜陟为褒贬非为下不倍之道也褒贬与黜陟不同黜陟为人君驭臣之大柄必天子诸侯有其权乃得行其事若褒贬不过托诸空文是是非非无所避忌耳所为庶人之议也春秋之所以有褒贬者只縁圣人之心浑然天理故见善则好见不善则恶而此好善恶不善之心诚于中自不觉流露于笔削之际盖欲显著其善不善之迹以垂教于天下后世圣人并非有意为此褒贬也况敢以匹夫而僭拟天子诸侯黜陟之大柄哉然则孟子以春秋为天子之事何也是是非非以诛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春秋究遗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