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黑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新潮文库Peter Camenzind
一九四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塞着陈哓南译
▲赫塞(28岁)与第一任太太玛莉亚合影。
德国诗人、小说家: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
上:赫塞出生的故乡卡尔夫小镇。
左下:现存于卡尔夫鎭的赫塞生家。右下:四岁时的赫塞。
左上:乡愁初版本的封面
左中:乡愁的原稿
右上:赫塞与其第三任妻子妮侬散步
下:从蒙达纽拉宅邸眺望的鲁加诺湖畔,乡愁的舞台
左上:赫塞终生至友罗曼.罗兰。
右上:休闲小憩(左起赫塞、妮侬夫人)。
左下:赫塞十二岁时的全家福。左起赫塞、父亲、母亲及弟妹们右下:书房里的赫塞
目录
向讀者推薦『鄉愁』\代譯序
第一章童年
第二章慕情
第三章青春
第四章友誼
第五章追尋
第六章返鄕
第七章滄桑
第八章死別
赫塞年譜
向读者推荐『乡愁』\代译序
如果您也像『乡愁』书中的主角佩达一样,曾经有过眞挚纯洁的友情和爱情,有着丰富的人类爱,读完本书后,将会使您深陷前尘往事的旋涡中,掩卷沉思久久……。
赫塞,一个眞正为文学而生的作家。在他八十五年漫长的生涯中,他总是让自己沉湎于青少年的岁月中,一心一意地描写他热切的愿望以及欢乐悲哀和迷惘烦恼,追踪自己心灵的生存路径。
借用他的作品题名来说,赫塞是一方面奏着「孤独者的音乐」,一方面「走向心灵」而经常「彷徨」的诗人。但他的孤独,是为探寻通往「追求眞正自我者」的天地,并且,他的心灵途径并不是他独辟的蹊径,而是所有企求精神生活者的共同道路,西欧化之道如此,东方亦复如此,赫塞将此以中国话的「道」字称之,他是在「道」上行走的旅人,他和所有以这种方式生存的人们,经常共同在中途彷徨,共同憧憬和烦恼,共同追求更美好、更崇高、更深远的东西。这是赫塞的作品所以能与我们的心灵深相契合的原因。所以,当一九五五年赫塞荣膺德国出版界最高和平奖时,抒情诗人爱亨德尔夫曾咏诗赞美他是「为世人而燃热,为世人而烦恼」,眞正称得上「世界的心灵」的诗人。
尤其,在他晚年时,经常以「虚长你们几岁,与你们共同烦恼的兄长」自居,答复一些陌生年轻朋友的来信。他,并不是高不可攀,目中无人的大文豪,而是与我们共同烦恼,亲切交谈的友人。他的作品也是如此。
那里,风光明媚,地灵人杰,曾产生许多诗人,赫塞也尝以此自夸。正如他在『车轮下』沉沦所描写的,他是牧师之子,早年时本来有意继承乃父的衣钵当传敎士,忍受不住「内心的风暴」而逃学。自此,辗转流离,曾再度复学,也曾当学徒、书店见习生。他一向就是崇尙和平的人,在他二十来岁时,便离开野心勃勃的德国,远走瑞士。也许是「离乡愈远愁愈浓」吧,他的诗和小说,大抵都离不开故乡。
综观赫塞的作品,「童年」和「故乡」可说是他的两大题材,此二者是和平和幸福的乐土,同时也意味着它们是分裂和苦恼的开始。以赫塞而言,他在执笔『乡愁』(二十七岁)之前,已经含蕴着对生存的深刻苦恼以及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敏锐怀疑,于是极力去寻求他的「故乡」。
『乡愁』一书便是最能表示他这种心路历程的作品,也可说是他经过青春期的彷徨后所获得的结论。但这里的「故乡」,并不是指地上的某一地点,而是「心灵故乡」的意味。他所揭示的主题,虽稍嫌严肃些,但这也正是本书所以能够耐人深思静省的主因。
个人对本书有着偏爱。我相信诸位看完本书后,也将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如果您也像书中的主角佩达一样,曾经有真挚纯洁的友情和爱情,有着丰富的人类爱,读完本书后,将会使您深陷前尘往事的漩涡中,掩卷沉思久久……。但愿读者阅毕本书,能找到心灵眞正的归宿。
为了便于读者欣赏,全书八章分别加了小标题,赫塞的作品是灵魂的吿白,也是他在人生征程上留下的琴音,値得吾人深思、咀嚼。书中四幅水彩画是赫塞本人所绘,另外五幅素描是日本画家横冢繁的作品(摘自集英社『乡愁.车轮下』一书)。
陈晓南
一九六0、三、二十于台北
故乡与少年时代
一个人的目的,不在他的生命里,而在他的重魂中.,不在于生活环境的外表,而在于心重内部焦点的深处。——莎士比亚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赫塞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鎭卡尔夫。
「在不来梅与那不勒斯之间.,在维也纳与新加坡之间,我看过不计其数的美丽城市。……可是,在我所知道的城市中,最美的还是纳格尔河畔的卡尔夫。那是席瓦本黑色森林里的古老小城。」正如赫塞自己所说的,卡尔夫的确是温馨的美丽小城。在今天,淸澈的小溪依然静静地流过布满森林的小丘,潺潺的水声,总是不禁令人发出思古之幽情。他甚至认为和少年时代终日垂钓于旁的石桥相比,翡冷翠大敎堂的广场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对赫塞而言这绝不夸张。虽然他在出生地居住的岁月并不长,可是却特别怀念这里,他曾多次描述卡尔夫和周边的情景。卡尔夫虽然不大,但也有郡公所,知名的新敎出版社也在这里。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随着季节的转移,空气中总是充满了新鲜的干草气味和又酸又甜的苹果芳香。在这里,城市与乡村,文化与大自然融合成了一体。只要提起了卡尔夫,不论是垂钓的地方,或老人那令人感到害怕的怪癖,以及小狗或小.鸟,少年赫塞都了如指掌。这些都在『心灵的归宿——车轮下』和『美丽的青春』等作品中酝酿出独特的气氛。
卡尔夫不仅是赫塞出生的故乡,也是他文学的故乡,从纳格尔河到涅卡河的席瓦本地区,诞生出席勒、赫夫、梅里克、赫尔达林等许多诗人。赫塞的诗人气质也是植根在这样的风土上,该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更培育出他的文学。因此赫塞写出了四十篇描绘乡土的散文作品,以及『制皮匠之乡』两卷,此外,描述故乡的诗也有不少。年轻时即离开故乡,而又如此多采多姿地描写故乡的作家并不多见。对赫塞来说,少年时代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卡尔夫虽然远离主要道路,但赫塞一家人和广大的世界却有密切的关联。父亲约翰涅斯.赫塞是德国北部的俄国后裔,出生于波罗地海的亚斯特南,年轻时即立志为新敎传道,在瑞士的巴塞尔接受敎育,然后到印度从事传敎。赫塞的母亲玛丽出生于印度,父亲是敎士赫尔曼.肯德尔特。赫尔曼.肯德尔特是在德国南部被称为「圣经肯德尔特」的牧师家庭出身,也是著名的印度学者。赫塞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乡愁-黑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