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反智传统:宗教、民主、商业与教育如何形塑美国人对知识的态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封面
美國的反智傳統:宗教、民主、商業與教育如何形塑美國人對知識的態度?
作者: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譯者:陳思賢│出版者: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8年(民107)7月│檔
案格式:EPUB│檔案製作日期:2018/00/00│檔案製作: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
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
二十世紀的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霍夫士達特曾兩次得到普立茲獎:他憑藉在《改革的年代》(The
Age of Reform)中對1890年代民粹運動和二十世紀初期進步運動的理性分析首度於1956年獲獎,之後又因《美國的反智傳統》中對文化史的研究而於1964年再次獲獎。
除了上述兩書之外,他尚著有《美國思想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
,1944,民國七十年由聯經出版)、《美國政治傳統》(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 1948),以及《美國政治中的妄想偏執風格》(The Paranoid Style in American Politics
, 1964)。他也與華勒斯(Michael Wallace)共同主編《美國社會的暴力:一部真實紀錄》(
American Violence: A Documentary History
, 1970)。
譯者簡介
陳思賢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學。
著有《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西洋政治思想史:現代英國篇》、《西洋政治思想史:近代英國篇》。譯作包括《政治的意識形態》。
目錄
封面
幾句推薦的話
推薦序
譯序及導讀
作者自序
第一部分 緒論
第一章 我們時代的反智現象
1. 知識分子的危機
2. 反智的定義
3. 反智實例
4. 釋疑
第二章 智識不受歡迎
1. 何為知識分子?
2. 虔敬與興味
3. 專家的崛起
4. 麥卡錫對知識分子的追殺
5. 反智的定義
第二部分 感性的信仰方式
第三章 福音運動的衝擊
1. 狂熱信仰的來源與發展
2. 十七世紀殖民地的智識盛況
3. 十八世紀的大覺醒運動
4. 保守派的反擊
5. 振奮派的擴張
第四章 福音主義與振奮派
1. 牧師職責與意義的轉變
2. 福音運動的高峰
3. 長老會的芬尼
4. 衛理會的轉向
5. 浸信會的革新
6. 布道家穆迪
7. 布道家桑戴
第五章 對現代性的反抗
1. 現代主義的挑戰
2. 達爾文演化論與史科普案
3. 宗教基本教義與政治極右
4. 關於美國天主教的一些討論
第三部分 民主政治
第六章 仕紳的沒落
1. 對傑弗遜的攻擊
2. 《自由之鑰》批判知識與財產階級的壟斷
3. 從亞當斯到傑克遜:第一個「反智」運動的誕生
4. 輝格派向民粹屈服
5. 官位標準的改變
第七章 改革者的命運
1. 內涵優雅的改革者
2. 文官改革的障礙
3. 改革者被批過於女性化
4. 牛仔總統羅斯福
第八章 專家的興起
1. 「進步時代」的來臨
2. 「威斯康辛構想」
3. 學術與社會的結合
4. 「新政」與專家地位的頂峰
5. 從史帝文生到甘迺迪
第四部分 社會文化
第九章 商業與智識
1. 商人與知識分子的敵對
2. 對科技與進步的崇拜
3. 獎掖文化的商人
4. 經濟優先時代的來臨
第十章 白手起家與勵志型信仰的出現
1. 反博雅教育
2. 大企業興起之後
3. 宗教淪為世俗的工具
第十一章 其它領域所發生的智識無用論爭辯
1. 傳統農民的實用主義心態
2. 設置農業大學的阻力
3. 勞工運動與知識分子的疏離
4. 社會主義政黨的反智
5. 共產黨的反智
第五部分 民主社會與教育
第十二章 學校與老師
1. 「教育是我們所能從事的最重要之事」
2. 美國公立教育的失敗
3. 學校是公民的培訓所
4. 同情但不被尊敬的老師
5. 缺乏男子氣概的老師
第十三章 生涯發展導向的高中教育
1. 中學教育普及化後的問題
2. 智識派的教育理念
3. 新式教育理念與〈中學教育的基本原則〉
4. 教育的民主與菁英之爭
5. 智識無用論
6. 實驗心理學的誤用
7. 資優生被漠視
8. 教育改革的保守本質
第十四章 兒童與他們將面對的世界
1. 杜威的教育哲學
2. 用教育重新建構社會
3. 兒童的自然與神聖天性
4. 「成長」被無限上綱
5. 教育如何實踐民主與其挑戰
6. 杜威思想的烏托邦性質
第六部分 結論
第十五章 知識分子:與社會疏離或被同化
1. 智識分子與主流的「和解」
2. 對「同化」的反抗
3. 十九世紀的巨頭文化
4. 菁英文化與民主意識的衝突
5. 大蕭條與二戰帶來的改變
6. 知識分子的悲劇性困境
7. 儉樸而刻意的孤寂
8. 知識與權力
9. 不可歸類的風格
謝詞
Landmarks
Table of Contents
幾句推薦的話
余英時
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美國的反智傳統》中文譯本問世是台灣學術文化界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自一九六三年以來發生了廣大的影響。承八旗出版社的美意
,希望我寫一篇「推薦序」。但我年事已高,最近又恰恰忙於整理並編定一部英文專著,實在排不出時間來重讀霍氏原書與譯本,所以「序」是無論如何也寫不成了。為了引發讀者對於本書的閱讀興趣,我願追憶一下四五十年前
接觸本書的經過。因此下面寫的祇能算是「幾句推薦的話」。
本書出版後轟動一時,我大概在六十年代末便買來細讀一遍。但萬萬沒有想到,「反智論」這一論旨竟對我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使我對中國史上的反智現象進行了多次有系統的反思。一九七三至七
五,我回到香港兩年,那正是「文化大革命」籠罩著整個大陸的時代。我終於情不自禁,在一九七五年寫了〈反智論與中國政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国的反智传统:宗教、民主、商业与教育如何形塑美国人对知识的态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