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刊・原生家庭:爱与痛的起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期主要内容有…
关于我们
写在前面
父母真的皆「祸害」吗?
原生家庭,如影随形
生长于完美的原生家庭
哆啦 A 梦,关于原生家庭的造梦机
有没有可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如此糟糕,如何化负面为积极
家庭生活中的「边界」
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沟通误区
是否有必要向父母表达「愤怒」
童年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
停止创伤向下一代传递的方法
关于我们
知乎网 www.zhihu.com
出品人 周源
编辑 
姜山
设计 
冯佳雯
技术支持 赵世奇
联系我们 weekly@zhihu.com
此电子周刊中内容的著作权均归对应的用户本人所有。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此电子周刊的内容转载,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注明「发表于《知乎周刊》」或「发表于知乎」,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ZHI-BN:7-0205-000017
-1
DNA-BN:ECFP-00107871-180412-0207
最后修订:2018 年 04 月 12 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 347 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 10 号
电子邮箱: cb@bookdna.cn
网址: www.bookdna.cn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Media CO., LTD,2013
 
No.347 Tiyuchang Road,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 
《知乎周刊》由知识社交平台知乎上的用户创作产生,经知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制作完成。本周刊从每日知乎社区产生的大量 UGC 中精选高质量内容,进行组织、编辑、审校等工作,把优质的阅读内容,提供给许多还没有了解知乎,或者由于种种条件制约无法长时间使用知乎的用户,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另有资讯类 app「知乎日报」,专业人士剖析热点新闻,一线杂志首发专栏特稿,欢迎下载品尝。
知乎,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社交平台。知乎以知识连接一切为使命,凭借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社区氛围和独特的产品机制,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上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里最具创造力的人群,将高质量的内容透过人的节点来成规模地生产和分享,构建高价值人际关系网络。用户通过问答等交流方式建立信任和连接,打造和提升个人品牌价值,并发现、获得新机会。
写在前面
原生家庭,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人生问题的罪魁祸首。
工作烦心,恋爱不顺,生活焦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批判父母、抱怨童年创伤,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但是,这些真的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就真的能够获得解脱吗?
本期知乎周刊,带你走近被误解的原生家庭,聊聊「原生家庭决定论」,以及如何正视、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父母真的皆「祸害」?
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
原生家庭如此糟糕,如何化负面为积极?
如何停止创伤从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
……
无论如何,原生家庭都不该是你逃避成长的理由,人生的选择权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毕竟,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愿你能够摆脱束缚,活出自我。
父母真的皆「祸害」吗?
                                                                                                                                        
□ 小轻
作为经常要面对「父母问题」的心理咨询师,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父母皆祸害」这个说法是否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
每一个父母都「祸害」过孩子。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师 Parvel 抱怨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经常入不敷出,他开玩笑地回答:「不用担心,你肯定不会缺工作,因为人都由父母养大的。」虽说是句笑话,可是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道理:父母是人,人都是有缺陷的,父母也有缺陷,父母的缺陷一定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弗洛伊德在晚年的时候曾经致力于研究「完美教育」,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当前对这一观念的认同是否矫枉过正?我不知道。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认为「是否矫枉过正」是一个值得花费过多心思去探讨的问题。不仅每个父母的缺陷不同,相同缺陷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都不尽相同,尝试用一个概括性的定义去描述这么一个以多样性为特点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作为一名局外人,我们无法判断到底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指控怎么样才算是合适的。因为我们不是那个孩子,没有过他的经历,不曾置身于他的困境。换句话说,我认为绝大多数从自己经验出发揣测评价他人生活或态度的讨论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这样得出的很可能就是一个理都懂然并没有用的结论。
第三,父母皆祸害这个观念可能产生哪些利弊?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而且很有意义的话题。我希望所有认为自己饱受父母之苦的朋友,在开始探讨父母的缺陷之前都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你自己)谈父母(对你)的「祸害」是为了得到什么?
是希望成功言语化自己的不满,从而释放自己,得到他们的理解,最后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还是你需要讨一个公道,得到外界的认可,让自己的立场更加稳固,增加自信?抑或你想知道自己成长中都缺失了什么,想要更好的自处,照顾自己的内心?再或者,你想借此拓宽自己的人生选择,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大部分希望探讨父母对自己的「祸害」问题的人,应该都是对父母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满,因此感到纠结、悲伤、沮丧、痛苦。这些负面情绪背后都隐藏着倾述人内心十分重要的自我需求。由 ............

书籍插图:
书籍《知乎周刊・原生家庭:爱与痛的起点》 - 插图1
书籍《知乎周刊・原生家庭:爱与痛的起点》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知乎周刊・原生家庭:爱与痛的起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