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白话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 IP)数据
药性赋白话解/高学敏等编著.—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ISBN 7-117-08261-5
Ⅰ.药… Ⅱ.高… Ⅲ.①中药性味②药性赋-注释 Ⅳ.R28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42226号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
药性赋白话解
第3版
编 著:高学敏等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78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购书热线:010-67605754 010-65264830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 印张:7
字 数:175千字
版 次:1960年10月第1版 2006年第3版第29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7-117-08261-5/R·8262
定 价:14.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87613394
(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部联系退换)
前言
《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然而由于该书编写年代久远,一方面一些词汇古义深奥,不够通俗易懂,一方面拘于赋体,有些文句不免过简,不能全面概括药物效用特点,影响推广和应用。有鉴于此,1960年北京中医学院颜正华教授率领中药教研室同仁,对原书词条逐句进行了语译和注解,重点介绍了药物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并增补了用量及附方,以便于临床应用。在译注过程中对原书错简之处,予以必要的订正和补充,但对按四性分类欠妥之处,为维持原书体例,不予改动。由于时代的进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该书久未修订,难以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为满足中医药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高学敏教授会同同仁,应出版社的要求,作了二版的修订。在保持原书风貌的基础上,按原文、译注、用量、用法、注意事项、配伍、附方、按语诸项进行重新修订编写,重点增加了配伍专项,以揭示该药增效、减毒或产生新效的配伍用药规律,并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了附方,以使附方更好地成为功效的直接例证。加入按语,或述药源不同,或发药论精微,或言临床心得,或议功效对比,或讲炮制之有别,有感而按,不一而足,以期使读者打下坚实的药性基本功,为弘扬中医学作出应有的贡献。深信在广大读者的关爱下,经过不断的修订,一定会使《药性赋白话解》更臻于完美,成为传世之作。
本次三版修订,加强了对药性赋的注释,补充了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安全用药的相关内容,并增加了对“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陈歌”、“妊娠服药禁歌”的注释内容,使本书更加贴近临床,与时俱进。
编 者
2006年12月
Table of Contents
药性赋
寒性
热性
温性
平性
药性赋白话解
寒性药赋
热性药赋
温性药赋
平性药赋
附1 十八反歌 十九畏歌 六陈歌 妊娠服药禁歌
附2 中药药名索引
药性赋
寒性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
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
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
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
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
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
茅根止血与吐衄;石韦通淋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
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仲。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血气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鲜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
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
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
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
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
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
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热性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
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
腽肭脐疗劳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
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
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
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
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
胡芦巴治虚冷之疝气;生卷柏破
瘕而血通。
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
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
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
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
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
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
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
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
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
白豆蔻治冷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药性赋白话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