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 权 信 息
书名: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
作者:尹国有,刘宜军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ISBN:9787508292397
前言
腰腿痛是指腰、腰骶、骶髂、臀部及下肢等处的疼痛,是多种疾病表现出来的共有症状。腰腿痛的发病率很高,在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罹患腰腿痛的病史或正被腰腿痛所困扰,据统计,腰腿痛占骨科门诊患者的25%~50%。腰腿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腰腿痛的治疗一直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调治、非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健,有众多治疗调养腰腿痛的方法,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调养腰腿痛,以其显著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为了普及医学知识,满足广大读者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调养腰腿痛的需求,指导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帮助广大腰腿痛患者找出最佳治疗康复良策,达到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我们组织编写了《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一书。本书从了解认识腰腿痛谈起,首先简要介绍了腰椎的解剖结构与力学特点、腰腿痛的概念及病因、腰腿痛常用的辅助检查、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中医对腰腿痛的认识、腰腿痛的预防等内容,选取了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椎椎管狭窄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种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逐一详细阐述了中医辨证与方药、中成药治疗、单方验方治疗、针灸、按摩、拔罐、敷贴、熏洗、药酒等,归纳了治疗要点、难点,同时还介绍了腰腿痛的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方法。书中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科学实用,治疗和调养方法叙述详尽,可作为腰腿痛患者家庭治疗和自我调养康复的常备用书,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引发腰腿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治疗并非单纯止痛那么简单,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互相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疾病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加之腰腿痛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不一,在应用本书中介绍的药物或方法治疗调养腰腿痛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切不可自作主张、生搬硬套的“对号入座”,以免引发不良事件。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公开发表的著作,在此一并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尹国有

第一章 腰腿痛的基础知识
腰椎是躯干活动的中枢,下肢不但活动频率高、负重大,而且易于受到损伤。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衣、食、住、行,都少不了腰腿部的活动,腰腿称得上人体“事故的多发地带”。腰腿部的特点决定了腰腿痛的多发性,在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罹患腰腿痛的病史或正被腰腿痛所困扰,据统计,腰腿痛占骨科门诊患者的25%~50%。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劳动频率的提高,腰腿痛的发病率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腰腿痛是指腰、腰骶、骶髂、臀部及下肢等处的疼痛,是多种疾病表现出来的共有症状,临床上多为骨骼、神经、肌肉的病变所引起,诸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椎椎管狭窄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均可引起腰腿痛。腰腿痛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普及腰腿痛的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腰椎的解剖结构与力学特点
腰椎位于脊柱的中段,上连胸椎,下接骶椎,是躯干活动的中枢,也是引发腰腿痛的主要部位,绝大多数腰腿痛都是由腰椎病变引起的。了解腰椎的解剖结构、力学特点,以及腰椎的活动范围,对正确认识腰腿痛的发病,预防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一)腰椎的解剖结构
人体的脊柱共有33节,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和呈融合状态的5节骶椎、4节尾椎。腰椎位于脊柱的中段,每一节腰椎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组成(图1、图2)。
图 1 腰椎解剖示意图(上面观)
图 2 腰椎解剖示意图(侧面观)
1.腰椎
腰椎的椎体较颈椎和胸椎大且厚,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外层的密质骨较薄。从侧面看,椎体略呈楔状,横径大于前后径,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椎体与椎体之间由椎间盘相连。
2.椎弓
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包括椎弓根,椎板及上、下关节突,棘突和横突7个突起。椎弓根上方有一上切迹,下方有一下切迹,上一椎体的椎弓根下切迹与下一椎体的椎弓根上切迹共同构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双侧椎板向后中线处汇合形成棘突,即为触摸后腰部时,可扪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一个个突起。从椎弓根和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者为横突。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都是肌肉、韧带的附着部位,并由此连接上下腰椎。
3.椎孔
椎孔由椎体后方和椎弓共同形成。椎体的后面为椎孔的前壁,椎弓为椎孔的后壁和侧壁。椎孔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全部椎孔借韧带等组织相连组成椎管。椎管内有脊髓和马尾神经、脊神经通过。
腰椎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较易形成一些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如先天性的6个腰椎、腰5与骶1融合形成腰椎骶化、骶1或胸12可发生移行关系形成腰化、腰5棘突有时未融合而形成隐性脊柱裂、可造成腰痛症状的腰3横突肥大、可与髂骨形成假关节的腰5横突肥大等。所有这些先天性的畸形都有可能成为腰部疾病的病理基础,在一些诱发条件下则可能由此产生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二)腰椎间盘的结构及作用
1.腰椎间盘的结构
腰椎间盘与颈椎、胸椎的椎间盘一样,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性能的结构。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3个部分组成,其中髓核为椎间盘的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10毫米。
(1)髓核:髓核为一黏性、透明胶状物质,内含80%的水分。因为它被包绕在纤维环之中,具有流体的物理学特点,所以通过形变作用,可将由椎体所传来的压力放 ............

书籍插图:
书籍《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 - 插图1
书籍《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腰腿痛中医诊疗与方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