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名老中医之路
续编(第五辑)
主 编 张奇文 柳少逸 郑其国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永前 王默然 邓中光
田宝林 朱祥麟 李占永
张奇文 张振宇 张晓斐
张效霞 苑嗣文 柳少逸
郑书翰 郑启仲 郑其国
高秀兰 黄 辉 韩 琳
路喜善 熊 磊 蔡锡英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5辑/张奇文,柳少逸,郑其国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
ISBN 978-7-5132-3037-7
Ⅰ.①名… Ⅱ.①张…②柳…③郑… Ⅲ.①中医师-生平事迹-中国-现代②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②R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100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廊坊市三友印务装订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36.75 彩插1 字数500千字
2016年1月第1版 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037-7
*
定价 8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崔月犁部长于1994年为张奇文同志办本草阁的题词
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时年99岁)先生题词
首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良春(时年99岁)先生题词
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路志正(时年95岁)教授题词
主编张奇文教授(左一)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左二)、深圳市儿童医院朱锦善教授(左三)、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甡教授(后一)留影于北京
主编张奇文教授(左二)与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左三)、深圳市儿童医院朱锦善教授(左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甡教授(左一)留影于北京
张奇文教授(左二)与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左三)、吕景山教授(左一)合影留念于鸢都
张奇文教授与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合影
编者的话
甲午岁末,乙未岁初,春节刚过,乍暖还寒,从西安大雁塔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习总书记带着党对人民的关怀和厚爱,于节前探望二〇五所社区时,来到了位于社区一楼东侧的中医馆。习总书记讲:“走过很多社区,但像这样在社区里办中医馆的就你们一家。开设中医科、中药房很全面,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习总书记上面的重要讲话,是小儿子张振宇从山东济南通过手机告知我的。这信息像温暖人心的春风,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深受鼓舞!简短的几句话,句句讲在了我的心坎上。我彻夜难眠,一连用手机发了50多条短信,传给我身边的学生和全国各地的中医界的朋友们。时年80岁的我,沉潜社区,问病乡里已22年,其中甘苦备尝,感慨万千。联想到20多年前已故去的原卫生部崔月犁部长曾给我题词:“提倡坐堂行医,搞好医药结合,是振兴中医药的好方法,好经验,希望把本草阁办好。”这里说的“本草阁”就是我1993年在潍坊办起的第一个中医馆。不久,群众反映:“本草阁,药不缺,质量好,名医多。”我将这一消息写信给崔老,他在回信中用毛笔亲自为我写来了题词,并盖了红印章,我一直保存至今。
22年来,我先办“本草阁”,后办“百寿堂”,与群众打成一片,每治好一个病人,都感到无比的喜悦,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带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口传心授,让他们耳濡目染,先学药,后学医,培养医药结合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使他们扎根于基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我的服务宗旨是:“弘扬中国医药,探索医药结合;面向人民群众,关心下岗待业;诚心济世活人,首重医风医德;坚持优质服务,做到是药不缺;严格遵古炮制,杜绝假冒伪劣。”晚年的我,白天看病,晚上写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几乎日无暇晷。主编出版的著作共12部,为传承中医药,做出了我应有的贡献。2014年我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山东省十大名老中医”之一。
在社区临床服务中,无数的事实,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中医为体,弘扬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把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质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村和城市的基层社区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可为。目前找一个真正的中医看病,群众反映“很难”,希望有作为的国医大师、专家、教授到基层第一线,办老百姓负担得起的中医堂馆,听听群众的呼声,让中医药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名老中医之路续编》我们将继续编辑下去,除欢迎全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以及国外的名中医撰稿外,我们还希望从农村基层中自学成才、“滚爬出来”的名老中医和少数名族医为我们撰稿。
结合学习习总书记已出版的《之江新语》和对中医药的数次讲话,回忆自己过去走过的一段路程,借此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五辑)一书之际,展望未来,我坚信中医药将伴随着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医馆、国医堂将遍布全国城乡各个社区,扎根基层,同时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走向世界,服务于世界各族人民,中医药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015年7月1日
于鸢都潍坊百寿堂求是斋
目 录
编者的话
父传师授 博取诸家
世医家学 师授要领
教学相长 利人利己
诊疗生涯必当重视临床文献研究
突出中医临床文献的研究和编著
“通治方”思路的形成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