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别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名医别录(辑校本)
梁·陶弘景 撰
尚志钧 辑校
尚元胜 尚元藕 黄自冲 整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8
ISBN 978-7-5132-1458-2
Ⅰ.①名… Ⅱ.①陶… ②尚… Ⅲ.①本草-中国 Ⅳ.①R28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0475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双峰印刷装订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0.75 字数 285千字
2013年8月第1版 2013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1458-2
*
定价 2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内容提要
整理说明
辑校说明
上 品
卷 第 一
中 品
卷 第 二
下 品
卷 第 三
药名索引
附《名医别录》内容的讨论
一、《名医别录》的内容是由名医在多种《本草经》中增录的
二、陶氏《集注》中《别录》药是从《本草经》采集而来的
三、陶氏采集《本草经》内名医增的资料时进行过整理
《本经》不见于《名医别录》识
一、关于《于志宁传》
二、关于《开宝本草》序
三、关于“七卷”
《名医别录》相关论文题录
后 记
内容提要
《名医别录》,旧题梁·陶弘景撰。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有重要本草文献学价值的著作,收录了汉代至魏晋时名医在《神农本草经》中增附的资料,是这一时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原书早佚。本书是由辑校者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以及《千金翼方》现存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出药物七百余种,依敦煌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序中药物七情药编次而成。
本书为三卷。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载药193种,中品243种,下品294种。每品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等次序排列,每种药物的前后编排次序还参照了《新修本草》药物三品目次。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正名、性味、主治、异名、产地、采收季节,以及用法、用量、剂型、七情畏恶等,所附的方剂,也大多来自当时的名医和民间有效验方。由于本书所载的药物较《神农本草经》多300余种,内容广泛而丰富,因此,对学习研究本草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临床工作者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依附底本辑复的过程中,同时参证了《大观》、《政和》、《图经》等本草著作以及《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于每条之后,引列诸说,对错讹、脱误、歧异等处,作了校勘,有的并加了按语。对《本经》和《别录》文的区别也作了文字说明。为使读者了解《别录》在《本经》的基础上增附和发展的情况,于相关之处将《本经》文附上,以供参阅。书后还附有药名索引,以备读者查阅。
整理说明
父亲尚志钧先生(1918.2-2008.10),在求索本草的路程上,“学贵乎博、业贵乎精、心贵乎虚”的人生格言伴随着他走完了一个甲子。举凡本草学方面的古籍,父亲都做过潜心研究、探讨和比较。其一生共发表论文268篇,辑复、校注、注释、集纂本草古籍和编写医、药学方面专著达30余部,摘录卡片7200张。
《名医别录》(辑校本),是父亲在1962年研究六朝时期药物运用情况开始整理的,他用了两年时间,从多种本草书残卷、现存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资料2000余条,经过逐条考证,剔除重点,归并后得药745种,并参证了《大观本草》等70多部书,出校注2653条,于1964年完成清稿。
1965年初,父亲将《名医别录》清稿投寄人民卫生出版社,同年5月,清稿被退回。1966年“文革”期间,存放在父亲办公室的《名医别录》清稿和7200张卡片全部丢失。1974年,从悲伤中走出来的父亲,把藏在家里的《名医别录》草稿翻出来,又重新整理出一个简化本,于1973年由皖南医学院油印,向国内学界交流。
1978年初,父亲收到友人耿鉴庭先生(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的来信,信中说:你丢失的《名医别录》,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转来我处审阅,只见署名处已被冒名者擦改为“梁某”,你的笔迹和芜湖医学专科学校的稿纸没有变化,耿先生随信还附了一封卫生部中西医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1977年12月29日给梁某的信:“你11月7日的信收到,已阅,《名医别录》已转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在联系能否出版……”
父亲得此消息,非常焦急。立即向安徽省中医局等有关部门书写报告,连同耿先生的信一同复印,用挂号信寄出,请求调查核实。几经周折,物归原主,失而复得的《名医别录》清稿,终于在1986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清稿到出版历时22年,这也许正是命运对父亲矢志不渝,醉心研究本草的一种默默肯定和回馈呢!
2008年4月,父亲拖着抱病的身体,和我们谈到《名医别录》(辑校本)渴望整理再版的心情,他认为:“如果要研究两汉魏晋时期的药物学成就和发展,那就要参考该书。又,《名医别录》历来有很多争论问题,需要有人去研究。如果重新出版此书,可以激发更多同仁继续研究它,指正它;也可以考虑把我这些年在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放在书尾,供阅读者参考指教。”可惜,2008年10月9日,父亲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
今天承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名医别录》(辑校本)终于整理出版。了却了父亲的遗愿,父亲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在此,谨向为《名医别录》(辑校本)再版做出辛勤劳动的领导、编辑和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次整理,在保持《名医别录》(辑校本)原书特色的前提下,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读者阅读方便,对原书进行了谨慎、细致的整理。主要变动如下:
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名医别录》 - 插图1
书籍《名医别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名医别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