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李宇铭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伤寒治内方证原意/李宇铭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
ISBN 978-7-5132-1684-5
Ⅰ.①伤… Ⅱ.①李… Ⅲ.①《伤寒论》-经方-研究 Ⅳ.①R222.2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54748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9.875 字数 254千字
2014年1月第1版 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1684-5
*
定价 2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编写说明
三承气汤证治再考(含方三首)
29条本当用小承气汤(含方四首)
栀子豉汤证属少阳病(含方六首)
五苓散证属水停热郁在胃
猪苓汤与五苓散证比较
附篇:茯苓泽泻汤证属中虚热郁津伤水停
心下痞并非单纯病在中焦
痞证证治(含方十三首)
结胸属少阳病(含方四首)
四逆散证属血虚而阳郁(含加减法)
四逆汤证属中下二焦阳虚
四逆汤类方证治(含方九首)
续表
苓桂术甘汤证并非脾阳虚(含方两首)
厥热胜复机理
气上冲证治(含方十首)
咽痛属下焦阳虚而虚热上炎(含方四首)
吴茱萸汤属四逆汤轻剂
理中丸能治中上二焦虚寒(含加减法)
烧裈散证属“瘥前病”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
《伤寒论》的研究,千多年来依然十分活跃,在《黄帝内经》以外,《伤寒论》是中医界最为推崇的医著。书中所载的方剂被尊为“经方”,即“经典之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为中医之常道、大道,是成为明医的必经之途。
由于《伤寒论》文字深奥,远古思想难以理解,而且张仲景在书中写作风格特殊,文字精练且少言背后思想,欲理解古经含义,往往需要透过注家的帮助。可是,当学生认真地阅读了大量注家的见解以后,又会发觉每一个注家有各自的风格,实际上单在“伤寒学派”之中,就已经是一个“伤寒各家学说”了,人人解释不一、莫衷一是。尽管现代许多医家自称运用经方,可是人人使用经方的思路不同,究竟该如何使用经方?究竟张仲景的原意为何?经方理论的原貌是怎样?此皆学医者渴求解开的谜团。
本书名为《伤寒治内方证原意》,目的正是为了解决此等难题,乃笔者多年来研究仲景学说的总结。书名为“原意”,乃是“力求仲景原意”,透过狭义的“以经解经”,让张仲景自己解释自己。本书的研究方法,是以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原文互参“内证”,以仲景的话来解释自身的理论思维,论证不以《黄帝内经》等医经作为广义的以经解经(但可作为旁证),亦不以历代注家或现代教材为依据(但可作为对比参照)。透过此一方法,重新挖掘《伤寒论》中多首经方的理论原意,重构经方方证理论原貌。详细研究思路与方法,请参阅《伤寒六经原意·智者察同的中庸之道》一文。
在此对书名几个概念进行说明。
书名中“伤寒”指《伤寒论》一书,指本书的研究范围是《伤寒论》中的方剂理论。由于《伤寒论》本是从《伤寒杂病论》中分割而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为一书,故此在研究《伤寒论》的方剂理论时,需要与《金匮要略》互参,例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载的方剂,研究时一并分析考虑。《伤寒论》的“伤寒”一词,本身指“寒邪”致病,而“六经”是指寒邪致病从表到里逐步深入的六个过程,可是《伤寒论》的内容并不单纯论述寒邪致病,亦有论述风邪、热邪,以及各种内生邪气的问题。从《伤寒论》的书名来看,伤寒指的是狭义的“伤寒”而非一般所谓“广义的”外感六淫(或说无广义狭义之分),但其书中内容确实包含了多种邪气在内的疾病,更准确地说《伤寒论》十分关注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非单独考虑邪气致病。
因此,本书的研究立场,并非单纯立足在邪气的角度看待《伤寒论》,而是更侧重在整个人体的正气,实即人体的生理理论,认识“表里三焦营卫”与“伤寒”之间的关系,作为解释每一个方证的背景理论。对于整个《伤寒论》的关键理论问题,例如“表里”、“三焦营卫”、“六经”、“脾约”、“客气”、“中风”等理论的原意,请参阅笔者《伤寒六经原意》一书,是作为本书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说“方证”。方证一词并非仲景原文,但是现代对于经方的使用,多以“方证辨证”、“汤证辨证”作结,已经成为一流行术语。实际上,“方证”一词有多种含义,至今尚未有一清晰概念。其中较为错误者,认为“方证”是类似一种“证型”的问题,亦即认为方证像现在《中医内科学》上将感冒分成“风寒”、“风热”、“暑湿”等几大类型,认为“方证”就是对于疾病分型的另一种看法。这种对于“方证”的理解,是按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上对于“证”一词的认识,认为证是“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理亦即是指疾病的“本质”、“病机”。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由于“方证”的概念是专门用在经方理论上,而张仲景时代的“证”并非解释成“本质”的概念,“证”是指“临床表现”,即患者的各种不适感觉,实际上亦即等同于“症状”,是指疾病的“现象”。其实,现代大部分提倡“方证”的经方家,均非抱持这种思想。
比较普遍的“方证”观点,是提倡“方”与“证”的关系,即是指“经方”与对应“证候”(症状)的关系,如何透过辨别症状,准确判断每首方可出现的一个或一系列症状,从而“辨证”使用经方。这种思想的最极端者,例如日本古方派的吉益东洞,认为“《伤寒论》唯方与证耳”,亦即是认为《伤寒论》的方剂理论,没有病机,而只有方药以及证候的对应关系。这种否定《伤寒论》具有病机理论的思想,至今在中医界仍十分流行,甚至提倡“抓主证”,即是每一首经方抓住最主要的一个症状 ............

书籍插图:
书籍《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 插图1
书籍《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