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
睢明河 包艳燕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睢明河,包艳燕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0(2014.6重印)
ISBN 978-7-5132-1613-5
Ⅰ.①人… Ⅱ.①睢…②包… Ⅲ.①经络-基本知识②穴位-基本知识 Ⅳ.①R2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0968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荣海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6 字数134千字
2013年10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2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1613-5
*
定价 29.8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一、常见病针灸治疗取穴
二、十四经及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及穴位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穴位
(三)足阳明胃经及穴位
(四)足太阴脾经及穴位
(五)手少阴心经及穴位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穴位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穴位
(八)足少阴肾经及穴位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穴位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穴位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穴位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穴位
(十三)督脉及穴位
(十四)任脉及穴位
三、常用奇穴
(一)头面躯干部穴
(二)四肢部穴
四、耳穴
五、足部反射区
附:穴位索引
一、常见病针灸治疗取穴
(穴名后数字是该穴文字所在页码)
(续)
(续)
(续)
二、十四经及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及穴位
1.本经腧穴主治概要
(1)肺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2.腧穴定位与主治
(1)中府(Zhōngfǔ,LU1) 肺之募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②肩背痛。
(2)云门(Yúnmén,LU2)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②肩背痛。
(3)天府(Tiānfǔ,LU3)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鼻衄等肺部病证;②瘿气;③上臂痛。
(4)侠白(xiábái,LU4)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②干呕(还循胃口);③上臂痛。
(5)尺泽(Chǐzé,LU5) 合穴
【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性病证。
(6)孔最(Kǒngzuì,LU6) 郄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7)列缺(Lièguē,LU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部疾患。
(8)经渠(Jīngqú,LU8) 经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手腕痛。
(9)太渊(Tàiyuān,LU9)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脉会太渊);③腕臂痛。
(10)鱼际(Yújì,LU10) 荥穴
【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咽干、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11)少商(Shàoshāng,LU11) 井穴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癫狂、昏迷。
3.刺灸注意事项
(1)中府、云门 胸部穴位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2)列缺 向上斜刺0.5~0.8寸。
(3)经渠、太渊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4)少商 井穴(涌泉除外)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其他上肢穴位 均为直刺,不同部位进针深度不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穴位
1.本经腧穴主治概要
(1)肠系疾病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鼻衄,手臂酸痛、麻木,半身不遂。
2.腧穴定位与主治
(1)商阳(Shāngyáng,LI1) 井穴
【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2)二间(Èrjiān,LI2) 荥穴
【定位】在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鼻衄、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
(3)三间(Sānjiān,LI3) 输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
(4)合谷(Hégǔ,LI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5)阳溪(Yángxī,LI5) 经穴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