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李政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教育常识
李政涛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教育常识/李政涛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教师新知丛书)
ISBN 978-7-5617-9488-3
 
Ⅰ.①教… Ⅱ.①李… Ⅲ.①教育理论 Ⅳ.①G4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82769号
 
 
 
教师新知
教育常识
 
著  者 李政涛
责任编辑 刘荣飞
项目编辑 刘 佳
审读编辑 敬鸿章
责任校对 邱红穗
版式设计 卢晓红
封面设计 杜静静 陈军荣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200062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  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门市(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  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 刷 者 江阴天海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 16开
印  张 15.75
字  数 211千字
版  次 2012年7月第1版
印  次 2012年7月第1次
印  数 1—5100
书  号 ISBN 978-7-5617-9488-3/G·5582
定  价 32.00元
 
出 版 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目录
从“常识”开始的教育(代序)
 
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根源
1.教育常识的根源是人性常识
2.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
3.人始终是未完成的
4.人只能自己去活着
5.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6.人在表演和观看中生长
 
教育理想常识: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7.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8.教育即“生命·实践”
9.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10.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
11.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
12.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
13.教育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
14.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15.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16.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
17.好教育,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
 
教育过程常识:懂教育过程,才是懂教育
18.教育过程知识,是最核心的教育知识
19.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
20.教育在表演和观看中展开
 
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活化
2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22.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
23.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
24.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25.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26.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
27.把儿童当儿童
28.学生是教育的目的
29.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30.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
 
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
31.教师是创造者
32.教师是熬炼教育智慧的人
33.在师生相互提升中实现教学相长
34.学会享受教学
35.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
36.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是现场学习力
37.做现实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38.用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
39.向名师学成长
40.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41.教与学不可分割
42.教学在互动中生成
43.把课堂还给学生
44.让教学充满生长的气息
45.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
46.让教学扎实的五大源泉
47.把课堂变成课型
48.把教法变成学法
49.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50.以结构化的方式教学
51.教,是为了不教
 
说出“我”心目中的教育常识
参考文献
从“常识”开始的教育(代序)
此书是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的。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变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为叙述方便和依循大众的语言习惯,不妨将“教育者”缩称为“教师”。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只是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有无此道理和知识作为根底的教育,结果大为迥异。那么,哪些是教育者不能不知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就成为一个需要明确的任务。本书就是为此而生的,是为“教师”而写的“教育常识”,这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也是我的尝试,现在,它近在咫尺。
所以确立这样的任务,与我的人生体验和职业经历有关。
作为在“文革”中出生的人,我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文革”的风暴,但过程中的体验以及随后对“文革”历史的持续关注,使我产生了一系列极大的困惑:
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绝伦的年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悲剧?为什么当时的人如此狂热、无知、愚昧?那些为数众多的具有良好理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为何也是如此?
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当年提出的很多观点和口号,制定的许多政策,包括教育政策,如“知识越多越反动”、“破四旧”、“停课闹革命”等都是极度缺乏常识的表现。那是一个无视常识、违背常识、批判常识的年代。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伤害。
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学是对人性的治疗”、“文学不应成为政治的附庸”,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钱谷融提出的“文学是人学”,无非是“文学常识”而已,但却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没有常识的文学反而大行其道。那个时代罕见的思想家,如顾准等人提出的观点,其实并无原创意义上的新意,只不过回到了常识而已。正是这样的常识,才使顾准这样的知识分子在那个蔑视常识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天籁之音。“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放出和放回的不过是常识,只是努力让中国社会的发展重新回到常识的轨道而已。比如,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取代了阶级斗争;恢复高考,提升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书籍插图:
书籍《教育常识-李政涛》 - 插图1
书籍《教育常识-李政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教育常识-李政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