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偷走海报!+3:原研哉的设计随笔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解说——空白的15年
《请偷走海报》是我1995年出版的随笔集,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从1991~1995年间,我在《小说新潮》上连载的50篇文章。由于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取材于我刚出道时的工作,因此现在重新出版的这本书,暴露了自己15~20年前的不成熟,自觉羞愧难当。不过,当平凡社提出“+3”的建议后,我的态度变得积极多了。
“+3”这个提议,是再加写3篇以目前生活为题材的随笔,附在卷末,这样一来,过去的随笔就能与现在衔接上了。至于中间空白的这15年时间,正因为没有写文章,反而可以作为一段有意义的空白,任凭读者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了。我在35~50岁期间,作为设计师,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若是想写像以前那样的连载专栏,完全不用发愁没有素材。不过,也许正因为繁忙,才没有写出东西来,但这也有其意义。我想,脱离写作、沉浸于设计乐趣之中的这15年,就让它浮游在空中吧。
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就这15年来的种种体验以及今后的日子,再次提笔写点东西。不过,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纵横驰骋、跨越如此之长的空白期的书了。
另一方面,我怀疑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比较生硬,提心吊胆地重读了一遍,却发现了很多需要自己反省的地方。文章的魅力不在于文笔的好坏,而在于是否具有打动读者的力量。从这些文章中,我能够深切感受到现在已经失却的那个曾经天真稚气、勇于挑战的年轻无畏的自己。
当然,50岁这个年纪虽不算年轻,但也不算很老。正如“+3”的新文章里所写的那样,我想把自己智力和体力的巅峰设定在65岁左右。因此,未来我还拥有充满变数的15年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也可以激励我今后的15年征程。
当然,读者也可以从最后的3篇文章开始看,但我还是希望能够从第一篇文章读起。在本文之后,原文刊登了老友原田宗典为本书出版写的序——《第一次写序》。
第一次写序
原田宗典
坦白地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写序。应该怎么写,写些什么才有人看,我完全摸不着门道,大大苦恼了一番。不对,我不应该用过去式,是现在进行时的“正在苦恼中”更准确。就在我准备下笔写序的这会儿,还因冥思苦想而发愁呢。
如果只是因为第一次写序,我还不至于这样烦恼。只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是原研哉,我才会这样烦恼不堪。对我来说,他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好朋友。我们交往的年头很长,长到一一回顾的话,就会头昏脑涨的地步。因此,要帮他的书写序,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就好比要给他剪头发时,他突然递过来一把剪刀,命令我“剪得漂亮点啊”便扭过头去,把后脑勺留给了我一样。
他在自己的书中也提到,帮我做装帧是一件“特别费劲的工作”,现在倒过来了。写序这件事确实很让人头疼。万一头发剪得长短不齐,天晓得他会怎么埋怨我呢。所以我绝对不能接过这把剪刀。
不过仔细一想,看到他那磨得很锋利的剪刀,想要试试那刀口快不快,而唆使他为我这样剪头发的人正是我。他早在立志于设计之前,就像写日记似的常常在笔记本上写东西,让朋友们随意阅读。我也怀着窥视其隐私般的惶恐,多次拜读过那些文章,感觉写得还挺不错的。当然,现在重新看的话,会忍俊不禁,抱以苦笑。但是我当时真的很佩服他。可我不想当面夸赞他,让他那么得意,所以嘴上没说什么。事实上,我真的很钦佩,心里想:“这小子还真能写啊!”
我终于能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在我成为了作家、有了自信以后。如果太早告诉他,被他后来居上,我会很不爽的,为了保险起见,才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他已经在设计界崭露头角,扎扎实实地创造出了“原研哉的世界”时,从他嘴里听到的这个世界,使我感到非常刺激且充满趣味,于是,便一个劲地劝他:“写写吧!写写吧!”
我还张罗着给他介绍了编辑。其结果是,本书收录的文章,在《小说新潮》上开始了连载。这本杂志每月也会寄给我一本,所以我也会一字不落地检查他的文章。我看了变成铅字的文章后,再次深深感到“果然没有看走眼”。
原研哉式的幽默给文章输入了养分,打个比方就是:“他用了鲜美的汤底啊!”
“汤底”这个词对他而言,当然是设计。这个汤底给他的文章添加了鲜味,愈加可口。
原研哉在当今的设计界里,被公认为是确立了其独特“美意识”的人。他设计的海报和商品中,都跳动着他美感的脉搏。这是他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其设计中证明自己的理念的结果。我这样写,或许他会故意板起脸对我说:“你这样一夸赞,反倒给我帮了倒忙,打住吧。”
可我丝毫没有因为他是我的朋友而阿谀他的意思。我只是站在远处,以清醒的目光观察他的工作,认同他的成果而已。
《小说新潮》连载时使用的题目是《在创作中》,我希望大家注意,重点是“创作”而不是“制作”。这两个词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原研哉是个本能地想要创造出某种东西的人,是对那个“某种东西”的周围若隐若现的存在什么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比如他策划了一个通心粉展览会,会在抓住我喋喋不休地讲了两个小时的通心粉后,一本正经地问: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话很无聊啊?”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篇让人头疼的序就此结尾吧。
车票
迄今为止,我设计的最小作品是JR线的车票,就是那种将硬币投入自动售票机后,一摁按钮就会蹦出来的小纸片。听我这么一说,大家可能会很吃惊——这说的不就是印着“有乐町→140日元区间”那种枯燥字样的东西吗?这有什么可设计的?我指的不是这个。请仔细看一下这枚车票,我所设计的是这些印刷文字的衬底,也就是“底纹”。
1987年冬天,我所在的日本设计中心,因承接了同年4月民营化了的原日本国营铁道的委托设计,而忙得不亦乐乎。要为他们制作统一标志,以及确定其标志在电车中的展示位置、下属各条营运公司线路的企业标准色等等……
车站内所有标志牌中的“国铁”都必须更换成“JR”。此外,从徽章到名片,一应物件都要更新。这工程虽然比不上奥运会或世博会,但是公司内部仍然像遭受了台风袭击一样地忙碌起来。
我出了个长差回到公司,看到这副光景,觉得很失望。因为标志设计已经到了最终阶段——从筛选出来的几个方案中选择定稿方案。总而言之,我错过了这次机会,结果,只摊上了设计车票的活儿,真是哭笑不得。
因为这是个极不显眼的设计。
设计师必须是打心眼里喜爱干这个才能胜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请偷走海报!+3:原研哉的设计随笔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