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张兆娟
企业管理出版社
版权信息
书名: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书号:7-80197-415-8
作者:张兆娟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本书由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出版并全球制作发行简体中文电子版
前言
规范的文书写作是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向前迈进,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变化很大。与传统公文写作相比较,现代行政机关公文的本质特征,不是体现在公文的格式和语言上,而是体现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上,这是其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这就需要公文写作者密切关注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新动向、新变革,学习和领会这些新动向、新变革中所体现出来的国家管理工作中的新思想、新观念,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来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现代行政机关公文的拟制写作工作。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为“行政机关公务文书概述”,是运用新规范从理论角度介绍行政机关公务文书的基本知识。而第二章到第十二章,较为系统的介绍了行政机关常用的各类公务文书写作知识和一般写作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给读者以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
本书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种的文书写作时,先介绍写作理论,然后提供可供参考的写作范例,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和深刻的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编者
第一章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概述
第一节 公文的演变发展
“公文”一词,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最迟应当是产生于属于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汉代。汉魏时期人们所说的公文虽然与现时代文章学意义上的公文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却是天然存在、不可否认的。在阶级社会,公文的确是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公文的产生,却与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并无必然的联系。公文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一定阶段,在我们看来主要有两大标志,一个是公共事务的出现,一个是文字的产生。公共事务的出现显然要早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可见,公文的产生,是与文字的产生差不多同时的,也就是说,在我国,公文大概产生于五帝时期的早期。《尚书》中的《尧典》,是后人记录的五帝时期的尧帝命手下的史官撰写的一篇公文,这也是现存最早的一篇公文。纵向考察我国公文的发展或者说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这样几个历史阶段:
(1)先秦时期的公文。具体说就是在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公文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具体表现在:其一,公文的载体增多,并朝着方便实用的方向发展,由灼刻在乌龟的硬壳(甲)、牛的肩胛骨以及兽骨上的甲骨文,到以各种青铜器作为公文的载体,后又到了写在竹片上(叫简策〔册〕)或写在木板上(叫版牍)。其二,公文的文种增多,质量显著提高。商周时期的公文文种,主要有诰、命、誓三种,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檄文、移书、玺书、盟书、上书等文种。商周时期的公文,结构相对简单,内容相对单薄,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文,结构明显复杂,内容明显充实,并且文字流畅,富于条理,标志着古代公文撰拟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其三,公文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公文。秦代时对公文进行了改革,重新规定了公文的种类,明确了各自的使用者和适用范围;初步规范了行文格式,正式确立了用印制度。
汉代的公文,在文种、格式、递送等方面较之秦代又有明显的发展。
先说文种。东汉蔡邕编写的《独断》一书记载,汉代明确规定:“汉天子……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其实,汉代的公文文种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种,谕、敕、书、疏、封事等也是这一时期使用过甚至是使用较多的几个公文文种。
次说格式。汉代公文的“抬头”、用印制度已经固定下来,此外,伴随着公文文种的增多及其适用范围的日益明确,各文种中表示尊卑的用语也更加丰富,比如章的开头要写“稽首上书”,奏的结尾要写“稽首以闻”,表的文首要写“臣某言”、文末要写“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死罪死罪”,等等。这类套话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代代相传、长期沿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最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公文处理实践上向着更加方便实用的方向发展,二是公文写作理论的初步形成。成书于公元5世纪初的《文心雕龙》一书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刘勰的不朽之作。该书对包括诏、策、章、表、奏、启、议、移、书、记等十几个公文文种在内的共计35种文体,就其由来、沿革、作用、写作要领等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1500年,但《文心雕龙》的价值依然没有丝毫的减损,它对于今人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想写好公文,好好地读一读《文心雕龙》,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是很有必要的。
隋唐时期的公文,最值得注意的是明确提出了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的公文类别。应该说,公文普遍被称为“公文”是在三国以后,而且与“文书”、“文案”通用。
(3)两宋明清时期的公文。两宋时期的公文,属于皇帝制发的下行文主要有册、制、敕、诰命、诏书、御札、膀等七种,属于群臣制发的上行文则主要有状、书、表、封事、答子、笏记等六种,平行文有关、移、刺、咨等四种。在公文管理方面,两宋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若干具体的规定,使公文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些规定主要是:其一,一文一事。其二,引黄贴黄。所谓引黄,就是将公文的主要内容及日期写于封皮或者公文的正文之前;所谓贴黄,就是公文本是用黄纸书写,假如需要修改,就要用黄纸将待改之处贴上,然后再重新书写。引黄贴黄的规定,对于保持文面整洁,方便对公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具有重要意义。其三,封装编号。其四,收发登记。
明代的公文,下行文主要有诏、诰、制、敕、册、谕、书、符、令、檄等,上行文主要有题、秦、启、书状、讲章、揭帖、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