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十二讲-张全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历史大讲堂
【中国历史十二讲】
宋史十二讲
张全明 李文涛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宋史十二讲/张全明,李文涛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
(中国历史大讲堂)
ISBN 978-7-5078-3023-1
Ⅰ.宋… Ⅱ.①张…②李… Ⅲ.中国—古代史—宋代 Ⅳ.K2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200204号
宋史十二讲
著 者
张全明 李文涛
责任编辑
凭 林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
开 本
720×1020 1/16
字 数
150千字
印 张
11.5
印 数
5000册
版 次
2009年1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09年1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023-1/K·150
定 价
25.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 录
第一讲 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对“积贫积弱”说的质疑
二、宋朝在中国历史序列中的位置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经济与文化发展
三、文化的扩张与文明的渗透
四、南宋——中国文化模式的定型期
五、宋朝留给后世的遗产
六、打破王朝体系看宋朝
第二讲 斧声烛影与宋初政治
一、宋太祖辞世的千古之谜
二、宋太宗的继位
三、宋太宗地位的巩固
四、宋太宗政策的调整
(一)右文轻武政策形成
(二)开始出现朋党政治的苗头
(三)守内虚外政策的出台
五、家事与国事——宋朝大臣的选择
第三讲 君子党,小人党——党争与宋朝政治
一、党争的表现
二、出现党争的原因
(一)科举与党争
(二)地域与党争
(三)台谏势力的病态发展
三、党争的内容
(一)国是之争
(二)学术之争
(三)用人之争
四、党争的理论依据
(一)议论相搅:皇帝容忍党争的理论依据
(二)君子小人:士大夫有党的根据
五、党争的结果
(一)出现权相或皇权强化
(二)朋党之争的恶性循环
(三)仕风全面颓败
第四讲 武将与宋代社会
一、武将须读书
二、二次削兵权
三、以文制武
(一)文贵武贱
(二)不信任武将
(三)以文抑武
四、以文抑武的不良影响
第五讲 宋代的皇权与相权
一、作为制度规定的相权
二、作为政治运作之中的相权
(一)宰相与参知政事的关系
(二)宰相与军权
(三)宰相与财权
(四)宰相与人事权
(五)宰相对台谏的控制
(六)宰相对皇权的限制
三、实际生活之中的皇权
四、宋代相权兴盛结果
五、宋代相权兴盛的原因
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第六讲 包拯与吏治——宋代的贪污与廉政
一、两宋的贪污状况
二、宋代的反贪实践与成效
三、包拯及其反贪实践
四、“包公戏”的出现与流传
第七讲 造反的秀才——科举与宋代社会
一、科举制度的完善
二、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的发展
(一)“奇童出盛时”,“妇女多能诗”
(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三)“板本大备,儒者逢时”
(四)从《春秋》到《三字经》
三、科举制度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四、科举制度对世人心态的影响
五、户籍——猫与老鼠的游戏
六、南与北——科举争论长久的话题
七、官与吏——谁统治谁
八、落第者的出路
第八讲 江南财富的聚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二、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第九讲 海上丝绸之路——宋代的蓝色文明
一、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一)陆路梗阻
(二)航海技术的突破
(三)制度上的鼓励
二、海外贸易与宋代财政、社会生活
三、港口与腹地——宋代海外贸易对东南沿海的影响
四、从“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
第十讲 他者——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
一、战争——偶尔的选择
二、儒家文化向周边的渗透
三、汉制逐步推广
四、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五、相同观念的逐步形成
(一)正统观
(二)忠孝观
(三)天命观
六、宋朝眼中的他者
第十一讲 宋代文化的强势 ——新儒学的复兴
一、宋学的产生
二、宋学产生的过程
三、宋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王学的兴盛
(二)洛学复兴与分流
四、朱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五、理学独尊的影响
(一)礼治秩序重建
(二)内圣经世路线的高扬
(三)理想人格的建树
六、被误解的程朱
第十二讲 千年田,八百主 ——唐宋变革与社会转型
一、海外学者的观点
二、中国学者对唐宋变革的基本看法
三、对唐宋变革学说的评价
第一讲 宋朝的历史地位
对于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在目前的很多教材中,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甚至在一些研究性论文中,依旧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的王朝,并非盛世,特别是在鼎峙与战争之中国势不振;但在同期西方流行的史学著述之中,宋朝却被海外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时期”。我们不禁要问:对宋代历史地位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
学界认定宋代是积贫积弱王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将宋代与汉唐相比较。毕竟宋代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周边还有几个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且宋朝在与这些政权的战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局面。二是因为政治史是国内学术界的传统优势所在,政权间的角力是我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西方学者则更加注重社会史、文化史、文明史等方面的因素。
一、对“积贫积弱”说的质疑
本朝人应当最了解本朝的历史,然而细查“积贫积弱”之说,宋朝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即使在仁宗、神宗变法,范仲淹、王安石等变法派为了说服君主支持改革,尽量罗列各种问题,甚至夸大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也没有人说过“积贫积弱”。元朝和明朝人的著作之中,也没有人提过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对宋史有独特见解的王夫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宋史十二讲-张全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