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第一辑 五四与中国现代思想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说的反思关于“五四”的再思考——共识的达成及其伟业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五四”作为历史的分水岭第二辑 五四与中国文化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意义由明末以来的学术变迁看“五四”反孔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孔子与五四:圣人不怕“革命”“五四”的时代精神状态及其对后来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第三辑 五四与中国社会发展五四运动在东京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论纲——以婚姻、家庭、女性、性伦为中心社会转型视角下的“五四”与民族主义建构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五四新潮中的京剧舞台第四辑 五四时期人物与思想研究中庸调和——通向和谐之路——关于李大钊等的“调和论”的思考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谈《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的编辑和印行钱玄同和汉字简化——另一个简体字失踪的五四思想者——以《评论之评论》为中心的考察舒新城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救亡压倒‘反启蒙’”——以张君劢1930—1940年代的文化观为中心第五辑 五四时期的政治与学术陈独秀与《北京市民宣言》——五四运动的总结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分析另一种抉择:后“五四”时代部分北大师生的非政治倾向从“五七”、“五九”到“五卅”、“五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五四爱国运动的思想源流“科学”与“求真”——略论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理论建树“五四”以后“国学”热的一个新动向——大学“国学系”的设立及其结局第六辑 追忆五四、反思五四西南联大“五四”纪念述论坚守与变通间的游移——“战国策”派学人对“五四”精神的理解我们与你们:五四前后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五四纪念在新加坡——以华文报章的报道和华社记忆为中心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理性缺欠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之兴趣异同近十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评
本会议及论文集获北京大学211工程3期专项经费资助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牛大勇 欧阳哲生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牛大勇,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ISBN 978-7-301-16242-2 I.五… Ⅱ.①牛…②欧… Ⅲ.五四运动(1919)—纪念文集 Ⅳ.K261. 107-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20291号 书 名: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著作责任者:牛大勇 欧阳哲生 主编责任编辑:张 杨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6242-2/K·0661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网 址:http://www.pup.cn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50673 出版部 62754962电子邮箱:minyanyun@163.com印 刷 者:北京飞达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经 销 者:新华书店 850毫米×1168毫米 32开本 22印张 608千字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定 价:60.00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第一辑 五四与中国现代思想
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耿云志近数十年来,围绕着如何对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肯定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贡献者,多从肯定方面加以研究,加以论述。有人或许以为他们不承认新文化运动有其负面的影响。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贡献者,自然是从否定的方面加以研究,加以论述。人们认为他们完全否认新文化运动的正面意义。上世纪晚期以来,有人提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超越。这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提法。但问题是在于如何继承?如何超越?若论到如何继承,首先要明确继承什么。我想,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应当是科学与民主。当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分子们,都把这两者看成是当时的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一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中国从戊戌维新运动起,先觉分子就追求以某种形式的民主制度,替代固有的君主专制制度。不过,清末的革命家和改革家们心目中的民主制度,只是一套政治安排,一套政治架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议会的组织,以为有了议会,就有了民主制度。革命党人对此坚信不疑。立宪派的梁启超略有些迟疑。他觉得,以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国民素质,恐怕未必能运用好议会这种组织。民国成立后,有了议会;但议员们既没有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也没有避免使自己堕落为“猪仔”议员,他们竟以自己神圣的投票权换取五千大洋去吃喝玩乐。于是人们对民主制度失望,有的转而倾向复旧,有的向往各种各样的乌托邦。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分子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能看出问题之所在,而不像一般人那样在挫折和混乱面前迷失方向。他们认识到,民主制度之未能落实,是因为国民没有民主的观念。要国民树立民主的观念,就得让他们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堂堂的独立的,享有不可让渡的自由权利的个人。陈独秀所谓“吾人最后之觉悟”,必须是每个人“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1】,亦即“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2】。胡适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3】就是说,要建立民主制度,使国家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那么,国人就必须摆脱奴隶地位,去掉奴隶思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享有自由权利的个人。显然,他的意思与陈独秀所说的是完全一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