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
作者:[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译者:余巍
ISBN:9787508686684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 大美洲?美利坚?
美洲人为“美洲(亚美利加)人”(Americans)的称呼常争论不休。对《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里的合唱队来说,“亚美利加”是一个异乡,有些人就“喜欢待在那里”,它是一种情绪,一种他们在波多黎各显然无法获得的情绪。加拿大人则写信给美国的报纸抱怨,区区一个国家的公民怎么能篡夺整个“美洲人”的称谓。西班牙知识分子阿梅里科·卡斯特罗(Américo Castro)之所以得名“阿梅里科”,是因为他出生在驶向阿根廷的船上。在南美洲的很多地方,美利坚合众国的人被叫作“北美人”(norteamericanos),然而,生活在最北端的美洲人实际上是因纽特人,而美国的疆域最北只到北纬48°。惠特·斯蒂尔曼(Whit Stillman)执导的电影《巴塞罗那》讲述了外派到西班牙的美国人如何尝试应对反美主义,其中有一个人物,很厌恶西班牙语中“美国人”(estadounidense)的说法,因为这让他觉得被叫作“愚蠢”(dense),受到了轻视。美洲人相互之间的称谓里有许多——盎格鲁人、非裔(Afros)、印第安人(indios)、拉美裔(Latinos)、高加索人(Caucasians)——都多少牵涉到其他大陆。而某些少数民族现在享有的名称带有其优越性,如美洲原住民、美洲土著(indígenas)、第一民族,美洲的其他人在这些称谓上找不到完美的归属感。没有哪一种说法适合所有人。
可美洲曾经是那么独特的“新世界”——纯粹而简单。在想象中,它本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类别,一个单独的政体,这个家园里孕育出一种庞大而包容的同一性。然而,除非出于虔诚或修辞需要,泛美主义早已不复存在。和“欧洲”一样,美洲也是一个积重难返、四分五裂的大陆。遭受民族主义的蹂躏之后,美洲必然在分裂和嫌隙中经历痛苦的重建,其间还面临对立身份的形成。本书尝试对西半球进行心理重建,旨在整体地看待西半球,并追溯包容所有美洲人的共同历史。
Anglos,即英裔美洲人。——译者注(下文脚注若无特殊说明,均为译者注)
独一的美洲
到底有多少个美洲?曾几何时,只有一个,至少在西半球以外的旁观者眼里是如此。过去,在大美洲还没分疆定界之前,这片土地很早就拥有某种统一性和完整性。“美洲”这个词最早在欧洲语言中诞生时是以单数形式出现的。根据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或者,至少是一位如此署名的作家)的报告,在今天委内瑞拉、圭亚那和巴西一线沿岸发现了新的土地,这些土地成为首批被称为“亚美利加”的地方。1507年,宇宙学家(cosmographer)马丁·瓦尔德塞弥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在他制作的一版地图和随后发表的论文里,为纪念亚美利哥而创造出了这个命名,但他很快就后悔了;他意识到,那些被他归功于亚美利哥的大发现,其实真正应归功于哥伦布。他在接下来的一张地图上,停用了这一名称,但为时已晚。在当时的人看来,在整体都界定模糊的西半球内,“亚美利加”展开了更多不为人知的部分,随着后续远征队一连串更深入的探险活动,这片土地仿佛在不断扩展。对最早侦察到“新世界”的那批探险家和最早绘制这片疆土的欧洲制图师来说,它的统一性显而易见。其中有些人最开始用一道非常狭窄的海峡把它划分成两半;而其他人描绘的“新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南美洲,他们把北美洲仅仅绘成亚洲的一个海角。无论如何,将整个西半球呈现为单一大型陆地的惯例在16世纪20年代得以固定下来。
欧洲人的思想首度接触到美洲这一概念的头几年,好像干脆要把整个西半球否认掉,把承认它存在的主张当作欺骗或错觉,不予理会;或者将其归为亚洲的一部分,因为这样做更简单。西半球的存在从而显得更为非同寻常,而且更加新奇。在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地理学家曾猜测,在西面海洋的荒僻深处存在着一片未知的大陆。可这只是少数人的执念,遭到怀疑者的嘲笑。有观点认为,有个无比广阔而独立的地方,犹如一个“新世界”,一直都没被人看到过,等待着被发现,但这样的想法对旧世界的人来说似乎难以置信。在海上英雄传奇故事充当科幻作品的中世纪,连这些故事的作家普遍都更偏爱给大西洋点缀上星星点点的岛屿,将其作为英雄们冒险之旅的背景。当时,推测性海图的绘制者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15世纪流传下来的一些地图中,也描绘出了一片西方大陆,并以黄昏之神赫斯珀洛斯女儿们的名字命名,这灵感来自大力神的传说,传说中大力神为抢夺金苹果袭击了她们的花园。)
15世纪,宇宙学家在审查跨洋航海项目的时候,大多对通过探险活动发现新大陆的可能视而不见。他们认为,自己熟知这个世界的全部。即使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也不愿意相信有这样的地方存在。虽然他的地理观念总反复无常,还倾向于根据读者的幻想和偏见来变换主意,但总体上他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太小,再无法容纳下一个未知的半球;那个他宣称发现的“新世界”,在他自己的估算中,其实只不过是这个旧世界里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欧亚大陆东端的尽头,古人曾苦苦搜寻的“印度群岛”。
然而,大约在哥伦布航行之前的一个世纪,有观点认为像美洲这样的陆地可能确实存在,这一观点赢得了一定的市场。这要部分归因于广义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即在西欧范围内对古代经典文本富有进步意义的重新发现。在古代,主流的地理传统就已经认识到世界大概有多大了。公元前3世纪,希腊有位图书馆长叫厄拉多塞(Eratosthenes),他曾测量过地球,而且相当准确。他测出的赤道长度值,相当于现代度量体系中的40000千米,其中,综合运用了三角法(这绝对可靠)以及实地测量(这部分还有待商榷)。总之,很明显还有空间可以容纳下“另一个世界”,即“对跖地”(the Antipodes),这是对此抱有信仰的地理学家们对它的称呼。
在15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推崇古典学所提倡的一套以人为本的课程,他们中有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