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治史三书
作者:严耕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ISBN:9787208137172
本书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文前插图
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治史三书》导读
一、严耕望:一个坚强纯净的学术人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出生于累世务农之家,仰赖父兄勤勉,家境渐裕,才得以进学苦读。与一般男生相似,他对历史的兴趣也由《三国演义》激发,却进而借字典强读了《三国志》。史学家与人类学家李则刚是他的高中历史教师,严耕望受其引导而初知治史门径。1937年,他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抗战军兴,随迁四川乐山,其间广泛选读政治学、经济学与文字、音韵、训诂等课程,为日后治学奠定了基础。1941年,钱穆讲学武汉大学,他投入门下,从师问学长达半个世纪。受钱穆开示,他决定以中古制度与历史地理作为终生治学的两大方向。
大学毕业,严耕望进入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与钱穆和顾颉刚时相过从。两年后研究所停办,他改入重庆国立编译馆做编辑员。1945年初,转入金刚碚工艺班任教,苦于无暇读书研究,便致函傅斯年申请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受到青睐与识拔,入所任助理研究员。其后,一直在史语所从事研究,1949年随迁台湾。1957年9月起,他赴哈佛大学做了两年访问学者。自1964年后,严耕望应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之聘,兼任新亚研究所导师直至逝世。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0年,他应耶鲁大学历史系之邀,为中国史博士班讲授一学期“唐史”。1986年,自史语所退休,转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严耕望一生研究,聚焦在政治制度史与历史人文地理两方面。前期为主的政治制度史研究集中在秦汉至隋唐的中古长时段。对中央政治制度研究,有专著《唐仆尚丞郎表》与专论《秦汉郎吏制度考》、《北魏尚书制度考》等;对地方政治制度研究,有专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包括《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两汉太守刺史表》与《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晚年讲义《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体现了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总体把握。后期为主的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有专著《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唐代交通图考》与待刊的《隋唐通济渠考》等。他的著作除台湾版外,200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汇为《严耕望史学著作集》6种13册刊行,2009年出版的《严耕望史学论文集》收录其专书以外论文58篇,分为政治制度编、历史地理编与综合编,其著作至此堪称大备。
严耕望的研究规模恢弘,笼罩全面,尤以《唐代交通图考》为“生平功力最深、论辩最繁之述作”,他自评其书道:“详征史料,悉心比勘,精辨细析,指证详明,俾后之读史治史,凡涉政令之推行,军事之进退,物资之流通,宗教文化之传播,民族社会之融和,若欲寻其径途与夫国疆之盈亏者,莫不可取证斯编。”
严耕望自认是一个坚强纯净的“学术人”,余英时推崇他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有两件轶闻最能印证他这种宗教性的奉献精神。其一,某年盛夏周日,蒋介石以“总统”之尊未告而莅临“中央研究院”,不见有人迎接,找到史语所,严耕望天热未穿上衣正在工作,出来一看随即进去继续其研究。其二,余英时受托宴请钱钟书访美,以同门之谊邀他出席,他坚守“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婉言谢绝。关于严耕望的治学精神与史学取向,本书附录余英时的《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有真挚的追忆与到位的评价。
二、《治史三书》的成书与影响
1960年代初,严耕望起念写一篇《治史方法之我见》,还草拟了提纲大意,已具《治史经验谈》雏形,但事务丛脞终未成稿。1974年,他赴香港大学讲治史经验,后将论“原则性的基本方法”部分草成《治史经验谈》上篇刊布,颇受青年欢迎,希望他多写这类文章。1979年起,他修改讲演旧稿,续撰论学新作,屡经增订,数易其稿。1981年,《治史经验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收入《岫庐文库》,甫一行世,大得好评。
次年,严耕望接待台湾杂志编辑与史语所后学来访,由黄宽重整理成《严耕望先生访问记》发表。有感于“仓促应对,未能畅达”,事后,他据来访者所列问题,并新增若干,陆续成文,个别篇什曾先期刊出。1985年,他将这些文章结集,后附上述《访问记》与《唐代交通图考》序言,题为《治史答问》,仍交《岫庐文库》刊行,内容都是《治史经验谈》尚未涉及或虽有涉及却未遑详述的,自称可“视为《治史经验谈》之续编”。
1990年,钱穆逝世,严耕望受托撰成《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以为追思;还续作《从师问学六十年》,以追随钱穆的问学经历为主,兼忆小学与中学两位老师。1992年,这两篇回忆结集,附录此前发表的《我与两位王校长》与《我对傅孟真先生的感念》,总题《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仍由《岫庐文库》印行。《治史三书》至此告成。但其生前,台湾始终将三书独立印行。
在学术大成的晚年岁月里,严耕望之所以“欲把金针度与人”,将一生治学经验作全面总结,既有师友敦促,也有个人考虑。好友杨联陞敦请他对后学负起更大责任:“如此现身说法,读者得此鼓励,必有闻风而起者”。钱穆也劝勉他应“给青年们一些影响,否则他们都不懂学问究该如何做了!”而他发现,包括钱穆在内的前辈大师述作尽管繁富,“但教人治学的文字并不多见”,而“薪火相传,成功不必在己”,故发心撰述治史三书。综观此书,《治史经验谈》允当内篇,《治史答问》视作续篇,都从问题入手;《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作为补篇,改以经历说法,主辅互证,横纵结合,构成归田史学的枕中秘籍。
杨联陞以“尤为切实”评价《治史经验谈》;余英时也推许《治史三书》是“为后学现身说法”。三书出版后,在台湾大受文史学子欢迎,成为他们的入门必读书,影响波及海外与大陆。1980年代,有韩国学生抱怨,留学台湾原想掌握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岂料听到的不是美国式方法,就是日本式方法,台湾学者黄宽重向他们 ............

书籍插图:
书籍《治史三书 》 - 插图1
书籍《治史三书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治史三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