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纪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后记
2001年在兰州,《兰州晚报》社的几位朋友约我去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合作市。朋友们为《甘南日报》社采编人员讲课,忙得很,我有时间翻阅《甘南州志》,并且去了合作市东边的沙冒沟,有名的茶马古道,是以前强盗出没,专事抢劫往来商旅的地方,还去了当周草原。草原青翠着,山坡也青翠着,山头的白雪两天也没化完。印象太深刻了,随后去了尕海湿地、玛曲(藏语,黄河)。
玛曲县城里看不见汉人,骑马的藏族妇女和骑着摩托的藏族男子在柏油马路上缓缓行过,像兰州人在街上骑自行车一样随便。在城外公路上,他们风驰电掣奔跑,速度带起的寒风把他们的藏袍刮成一个大包。毛线围脖裹着头,只露出一双眼睛。
也就是这次甘南之行,激起我去藏族区旅行的冲动。那时候无数的旅客往西藏跑,尤以画家、摄影家为多,形成了独特的藏漂一族。这种冲动,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我心里萌动过。藏族作家扎西达娃曾经到渤海湾大清河盐场我的家中做客,对我讲了许多有趣的藏民故事,并邀请我去西藏。他当时说:“现在就跟我走吧,趁着我老爹还有点办法你就跟我去西藏吧。”他老爹时任拉萨市长,那时候全国都派干部支援西藏建设,他叫我跟他去西藏,然后由他父亲来办理我“支援”西藏的手续。扎西达娃向我保证,去西藏工作几年,何时想回大清河就可以回来。我踌躇再三没去,因为那时我刚从河西走廊调来大清河盐场,女儿才三岁。把妻儿抛在家中,独身去“异域”飘荡,这种决心不好下。
2006年春天,我在《上海文学》连载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已近杀青,孩子已经自立,家务事也不用我操心,我便去了兰州,想着从那儿出发去西藏。但是在兰州盘桓了两个月,也没找到旅伴,身体也存在问题,最后选择了离兰州最近的藏区——甘南。
藏族人生活在一个广阔的地区,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云南,还有甘肃。这几个省区当中甘肃省的藏区面积很小,只有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走遍了甘南之后,发现甘南的风光最美,那里有世界草原研究专家公认的亚洲第一牧场——玛曲草原,人称“六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沁雪山,夏河县拉卜楞寺的建筑面积比西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都要大,它的豪华,寺中高僧大德之多之众,就全国来讲也极为罕见。云南石林天下知,但与迭部县扎尕梁的石林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与迭部沟的山水相比也就是一个盆景……
以兰州为根据地,三年来我多次进出甘南的草原和峡谷,进出藏民的牛毛帐房和沓板房。我试图了解他们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他们特有的生活形态,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他们血脉的跳动……但我不知道是否已经摸准。
2008年11月10日
 
 
甘南纪事
杨显惠
恩贝
自从2005年在扎尕那结识了达让之后,我真是迷上了扎尕那的风景。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往扎尕那跑一趟,去达让家住上几天。虽然扎尕那位于甘南州的腹地距兰州五百公里之遥,但是交通非常便利。从兰州长途汽车站坐豪华大巴出发,穿过七道梁隧道,驶上去临洮的高速公路,在崔家崖过洮河,经过被穆斯林称作“中国的麦加”的临夏市,再过土门关,就进入青山绿水的甘南州首府合作市了。解放前的合作是一片开满了蓝色马莲花的草滩,它唯一的土木建筑是依毛梁下边的黑错寺院,如今它已经变成一座漂亮的草原新城了。从合作往东,经过满目青翠的长长的沙冒沟——这里曾经是强盗出没专事劫持来往商队的地方,再顺江柯河南下就又看见了洮河。过洮河有一个小镇扎古录,再往前就进了车巴沟。沿车巴河溯流而上,地势越来越高,但见山冈如涛,草坪如潮。然后是蘑菇状的岩石挤挤挨挨的扎尕梁。从一处标高四千二百五十米的山口翻过山梁,公路就跌进一片巨大的石林。汽车在石林里穿行,一路下坡跑上半小时,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碧绿的原野在脚下铺开,扎尕那到了。
我已经和达让成了挚友,一进他家就把马牵出来骑上去扎尕梁找他,或者打电话把他从牧场叫下来。一起在扎尕那的如画的风景里玩上两天,然后就坐班车回兰州去。
去年秋季的一天,我和达让去扎尕那的拉桑寺院参观。寺院建在东哇村和业日村之间靠着阿尼玛卿山的一片台地上。我们刚刚走上台地,达让捅了一下我的胳膊,小声说,你看,你看那个婆娘。
一位妇女从寺院的正门走出来了。我注意看她,并没有什么特殊。她大约四十几岁了,穿着藏族妇女爱穿的黑色长袍,前襟上还围着一块绿色的围裙,长及脚面。她的身材有点长,现在是初秋,天还不太冷,她把夹袍的双袖都褪出来堆在腰里,这使她穿着一件橘红色球衣的身体显得有点消瘦和颀长。如果说她有什么与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和其他藏族妇女同样是颧骨突出的脸蛋很是白净,眼角上的一撮皱纹很明显。
这个妇女是磕头来的,她的围裙上还沾着尘土。她和我们错身而过,然后从台地边缘下坡去了。
这是个寡妇。看着那妇女下了坡达让才对我说。
她岁数不大呀。
是不大,才四十几岁,可没人娶她。
为什么?
我和达让围着寺院走了一圈,把回廊里整齐排列的经桶拨着转动,然后进了寺院。看完寺院的经堂和佛殿,回业日村的路上,达让讲了这个寡妇的故事。
她是东哇村的媳妇,名字叫恩贝。十多年前,她的男人叫人杀过了。那是个贼大胆,那时候连着偷过人家的几头牛。男人的名字叫桑杰。
偷哪儿的牛?我问。
偷哇巴沟的。扎尕那的牛他不敢偷,偷就抓住哩。扎尕那有几个老汉,辨牛蹄印辨得好得很,牛丢过了能找着。桑杰有个联手是益哇沟贡巴村的人,比他小四五岁,名字叫闹柔。那时候他已经三十二三岁,闹柔二十七八。有一次他们从哇巴沟里偷了一头牛,卖到车巴沟去了。结果,他偷牛的事叫哇巴沟丢牛的人知道了,把他抓去审讯,叫他交待他的联手是谁。他不交待,人家打他,打个半死撇在装煤的房子里冻他,他还是不交待。后来派出所的人说,你不交待也罢,我们把你放出去,你把联手分下的钱要来,缴回来,就不追究了。放出来在家里缓了几天,他就去找联手了,把情况说了。但他的联手是个翻脸不认人的家伙,把他骂出来了:你滚出去,我不认识你!谁是你的联手?我啥时候和你偷过牛?他也觉得自己理亏,他们一搭儿偷牛的时候就订过攻守同盟——不管把谁抓住了,打死也不能供出另一个来。他赶紧就给闹柔解释 ............

书籍插图:
书籍《甘南纪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甘南纪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