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 危机?复苏?南京国民政府在彷徨中迎来1936(一)
  放眼世界:狼烟滚滚,野蛮代替理性,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内战,德国挑战欧洲,意大利将阿比西尼亚划入自己的版图,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甚嚣尘上
  近看中国:日本占据我半壁河山,国家经济陷于瘫痪,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招致南京国民政府危机四伏,英美支持软弱无力,南京国民政府不得已将目光转向苏联
  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至主要地位,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力图缓和对苏关系的同时,寻找与政治对手中国共产党谈判沟通的渠道
  公元1936年,是中国农历丙子年。
  这一年,是中国推翻清王朝、赶走宣统皇帝第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5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中国东北后的第5年。
  这一年,距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还有9年,距南京国民政府一朝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有13年。
  这一年,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近代史上都占有着不容忽视的一页。这一年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都堪称是波诡云谲、危机四伏。国际上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已然形成,侵略魔手到处伸张,和平、正义被公然践踏。而与法西斯强权之国日本比邻而居的中国,自然更难免法西斯势力的侵侮,中华民族已到了危机深重的最后关头。国际法西斯的猖獗,激化着它们与世界民主进步势力的矛盾,而法西斯日本意欲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野心的实施,激化着其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使中国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在民族危机面前演绎着空前的分化与重组、呼号与抗争,就在这一年的初冬时节,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
  放眼世界:狼烟滚滚,野蛮代替理性,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内战,德国挑战欧洲,意大利将阿比西尼亚划入自己的版图,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甚嚣尘上
  这一年,在世界史上留下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以下几件:
  第一件:西班牙诞生继苏联之后又一个共产党执政的政府。
  这个在民主选举中合法产生的左翼政权,一上台就受到反对派的仇视。在一连串不断发生的暴乱事件后,法西斯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冲突终于由谩骂攻击发展到走向街头。这使代表右翼利益的前军队总参谋长、后被贬为加纳利群岛军事总督的佛朗哥看到了自己“翻身”的机会,他率领西属摩洛哥军队,在控制摩洛哥之后,跨越非洲向西班牙挺进。西班牙军队中佛朗哥的追随者,也在一些城市发动军事叛变。叛军在与政府军的作战初期显然处于劣势,但并没有承认失败。
  佛朗哥在一次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咄咄逼人地宣称:“不会和解,也不会休战。我会继续为进军马德里做好准备。我将会前进。我将攻陷首都。无论花费多大代价,我都要把西班牙从马克思主义手中解救出来。”他还要求西方社会站在他的一边:“欧洲必须认识到,不能让西班牙成为第二个共产主义政权,从而利用他的战略地位把‘红色’言论散布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甚至是美国。列强们必须看到这一点。法国必须看到这一点。”(1)
  佛朗哥煽动性的语言把他的国家分成了两个阵营。支持他的是:君主主义者、地主、天主教会僧侣集团、天主教省份的小土地所有者、纳瓦拉守旧地区的农民、大部分军官以及商业中产阶级,这些人认为共和国只会带来独裁和骚乱。而执政的共产党左翼的支持者则是:自由主义者、天主教徒、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无政府工会主义者、国民自卫队的成员、海军以及12%的军官、巴斯克民族主义者。
  战火使两大阵营遭受几乎是对等的伤亡。开战短短几十天,双方死伤各3万多人。
  西班牙内战进而影响到世界,国际社会以支持还是反对法西斯主义为界也开始划分为两大阵营。
  第二件:纳粹德国意欲称霸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伴随而来的是《凡尔赛条约》的出台。按照《条约》规定,德国为维持国内秩序,只允许有一支人数不超过10万人长期服役的专业军队,并不能以此为基础增加后备人员。每年在限额内补充的新兵不再受军事训练;任何军事飞机都在禁止之列。海军只限定在几艘1万吨以下的舰只之内。但是,这些对德国的约束性规定并没有真正得到执行。尤其是希特勒上台以后,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把日耳曼民族引向灾难的歧途。到1936年,也就是希特勒执政的第3年,用以约束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便成为一纸空文。
  希特勒首先挑战莱茵地区为非军事化地区的规定。1936年3月6日,德军闪电般进入莱茵河地区。这一军事行动,显然违反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德国不得在莱茵河西岸或50公里内的东岸设防。在这个地带内,德国也不得有任何军事力量,不得在任何时间进行军事演习,或保持供军事动员之用的任何设备。”如果违反了这一限制,那么按照《凡尔赛条约》,“被侵犯的缔约国可以因为他国在非军事地带内集结军队而要求立即采取行动”(2)。
  对希特勒挑衅且侵犯法国利益的冒险行动,由萨罗任总理、弗朗丹任外长的法国政府,立即求助所有盟国和国际联盟。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表示支持,而英国却违心地接受了希特勒所造成的既成事实,还表示将在重建中给德国提供帮助。在依靠联盟无望的情况下,法国又考虑实行全民总动员,最终却没有实行。战后解密的情报发现,如果法国真的投人近100个师的法国陆军,德国参谋部肯定会迫使希特勒撤退进驻的军队。即使没有其他的援助,单以法国一国之力,也可以把德军逐出莱茵河。而法国迟迟不动,就永远丧失了本来不必经过大战就可以阻止希特勒野心的最后机会。
  接着,希特勒又挑战禁止德国军事武装的规定。10月3日,德国下水了一艘3.5万吨的战列巡洋舰,其吨位远远超过了《凡尔赛条约》所限定的1万吨;16天后,希特勒授命戈林执行一项4年计划,其目标在于,使德国彻底摆脱对外国进口原料的依赖。这一计划理论上将使德国从1941年起,获得发动战争的更大能量。11月,德国单方面废除了《凡尔赛条约》中对流经德国的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奥得河和尼耶曼河等5条河流采取国际管制的规定。法国希望《凡尔赛条约》缔约国进行集体抗议,但抗议还是胎死腹中。
  希特勒还在德国国内强化纳粹的统治基础,为战争进行物质和精神准备。他强制德国青少年必须加人希特勒青年 ............

书籍插图:
书籍《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