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第五版前言第一章 导论一、本书的研究对象二、本书的国情基础三、本书的研究视角四、本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定义二、国际收支定义的解释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实例三、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一、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第四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第三章 汇率基础理论第一节 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一、外汇二、汇率及汇率的表示三、汇率的种类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原理(Ⅰ)一、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二、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三、汇率决定学说(上)四、汇率决定学说(下)五、汇率理论最新发展简介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原理(Ⅱ)一、本币贬值与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二、本币贬值与物价水平三、本币贬值与总需求四、本币贬值与就业和民族工业五、本币贬值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六、汇率水平决定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第一节 从国际收支平衡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第二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相互冲突的调节原则一、数量匹配原则二、最优指派原则三、合理搭配原则四、顺势而为原则第三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调节的经典理论一、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西方经典内外均衡调节理论的不足第四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短期调节理论的新探索一、内外均衡调节理论新探索的基本原则二、坐标系的选取三、内部均衡曲线和外部平衡曲线四、均衡汇率分析的基本框架五、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调节的短期分析第五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第一节 增长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期调节一、内部均衡曲线的移动二、外部平衡曲线的移动三、经济增长前提下的汇率和物价变动第二节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汇率模型一、经济的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二、长期经济增长与汇率三、经济均衡增长与汇率四、长期条件下的汇率失调—双缺口模型第三节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汇率模型的扩展一、汇率模型在资源视角的拓展二、汇率模型在经济结构视角的拓展第四节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内外均衡与均衡汇率一、长期的内部均衡和内部均衡曲线二、长期的外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曲线三、内外均衡的长期关系和长期均衡汇率第五节 汇率水平变动有效性的讨论一、汇率变动与企业的生产技术选择二、汇率效应传导的劳动替代约束三、汇率效应传导的资本存量约束第六章 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第一节 外汇直接管制及其效率分析一、外汇直接管制的含义二、外汇管制的主要原因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四、外汇管制的效率分析五、外汇直接管制的评价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及其效率分析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二、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分析三、其他汇率制度简介第三节 外汇储备管理及其适量性分析一、国际储备的定义和作用二、国际储备的构成三、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和币种构成管理四、外汇储备数量管理的进一步分析第四节 外汇市场干预及其效率分析一、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二、外汇市场干预的工具和手段三、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第五节 外汇管理中会出现的若干问题一、外汇管理下的资本外逃问题二、外汇管理的可信度问题三、外汇管理中的货币替代问题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一、国际货币市场二、国际资本市场三、欧洲货币市场四、国际外汇市场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一、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特点二、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三、国际资金流动的正面影响四、国际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的冲击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一、债务危机二、银行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一、货币危机二、次贷危机第八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第一节 国际政策传导和协调的理论分析一、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三、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四、国际政策传导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第二节 国际货币协调的制度安排一、国际货币体系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节 国际货币协调中的主要问题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对称问题二、储备货币发行国和非发行国的不对称问题三、以黄金为基础的单一储备货币体系的不稳定问题四、多元储备货币制度下的不稳定问题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差距问题第四节 区域货币协调的理论和实践一、区域货币合作概述二、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简介三、最适度通货区的政策实践———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参考书目和文献
第五版前言《国际金融新编》第一版写成于1993年,出版于1994年。从1993年到现在,整整接近20年了。在这近20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体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上,还体现在中国经济和金融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上。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国际金融学教材的编写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这本国际金融学教材,自1994年首版后,经历了四次修订。第一次修订于1997年,主要是新增加了一些内容。第二次修订于2001年,除再度新增了一些重要内容外,主要是明确了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并以该研究对象为主线将教材各项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第三次修订于2008年,主要做了如下重要调整:第一,明确提出在构建国际金融学教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及其在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中的相对地位。第二,以此为出发点,对第三版中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做了修改,加上了“经济(可)持续增长前提下”这一限定语,即新的定义是: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经济(可)持续增长前提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第三,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主要分析变量,国际金融学也不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