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
作者:(法)普里马韦拉·德·菲利皮 (美)亚伦·赖特
译者:卫东亮
ISBN:9787508696171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致中本聪
推荐序
区块链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去中心化的特征为世人所知。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出要打造一个不依赖任何中介机构的点对点支付系统,这一思路也为日后的区块链创业者所延续。通过区块链,陌生主体之间分布式的协同记账得以成为现实,互联网也因为区块链而拥有了传递信任的能力,实现了价值互联网。
在此基础之上,区块链在以金融为代表的一系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有许多人在尝试将区块链应用于各类金融交易场景,代替各种需要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在交易双方之间建立起点对点的信任。由于区块链的信任传递能力,区块链能够应用于支付清算、数字票据、资产数字化、证券登记与交易、保险、供应链金融、网络借贷、征信、电子存证、身份认证、隐私保护、物联网、数字版权管理等丰富多样的领域,发挥基于技术的信用创造功能。这些场景都有许多先行者和创业公司已经开始探索推进,尽管规模和进展不一,但都展现出区块链深远的潜力。
尤其是Token的出现,推动了区块链在融资领域的应用。Token作为共享权益凭证,在参与各方之间能够起到利益分配的砝码的作用,它同时具备股票的融资属性、钞票的流通属性、粮票的兑换凭证属性,是三票属性的共同延伸,因而笔者在刚刚出版的新著《区块链+监管=法链(RegChain)》中,将Token翻译为“共票”。我认为,“通证”的译法有一定的谐音要素,但是没有准确表达目前区块链上的Token所具备的属性与内涵,从翻译学的角度而言仍然欠佳。而“共票”更为准确地界定了其共享利益的属性,更能实现权益的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早在2014年,笔者就提出了众筹金融的理论,即用新的无组织的社区形态取代公司制,借助新兴技术工具打破信息不对称,打破传统中心化的PE、VC等垄断的资本格局,实现金融的去中介化、去机构化,将其转变为点对点的融资方式,最终实现信息的对称,彻底颠覆旧有的生产关系。区块链的出现,用共票取代股份制,让这一理论构想成为了现实。可以说,区块链让众筹成为与股份制一样伟大的制度发明。
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触及经济制度,更能深入到法律等社会规范的层面。在区块链发展的过程中,对区块链和法律的关系,公众的观点并不统一。去中心化的支持者认为,区块链不依赖任何中间机构,因而无法被监管,成为一片自由的“乐土”,法律似乎更是与区块链无缘。
但是从现实角度而言,区块链需要被监管。目前区块链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理性的市场现象,过度强调发行Token和炒币。一些投机分子技术能力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技术,而假借区块链名义,声称使用区块链技术但实际上没有使用区块链,搞“伪区块链”创新,这些情况明显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孕育“割韭菜”等恶劣行径的源头,甚至可能涉嫌诈骗等犯罪行为。这些不规范的发币行为在被国内有关监管部门禁止之后,纷纷出走境外,继续开展发币和炒币的行为;一些开设在境外的交易平台还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劣行径,继续损害境内民众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仍然有赖于对区块链与法律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是这方面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该书指出,区块链需要被监管,也可以被监管,这也与我一直主张的观点相吻合。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本身就可以用于监管和法律领域。区块链之所以能够创造伟大的价值,原因在于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提升生产力的技术,而是深入到了规则即生产关系的层面,给利益的分配机制带来了变化,从而对生产关系产生巨大的颠覆,给监管和法律系统带来重构。所以,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场景实际上是在政府的监管领域,区块链能够化身为法律,带来法律执行效果和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本案的案情并不复杂,原告发现被告未经授权在网站上转载其作品,侵害其信息网络传播权,遂起诉到法院。值得关注的是,原告在向法院举证存在侵权行为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证处公证,而是使用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存证技术。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可了这种存证方式,甚至更进一步在判决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区块链电子存证的技术细节,提出了司法上判断是否应当予以采纳的初步标准。这一判决表明了司法界在面对新技术时包容开放但又不失慎重的态度,在全国尚属首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为领先的。未来,预计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存证将会在司法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区块链将更为深入地应用到司法领域,成为代码改变法律的先驱。
我认为,代码和法律的关系存在着两个递进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用代码表达既有的国家法,也就是code as law。在这一层面上,代码是一种工具,用于表达、转化现有的国家法、成文法、制定法。代码可以界定、解释和执行现有的法律,从而提高法律执行的效率。目前的监管科技也刚发展到这个阶段,运用各种技术工具,收集并分析数据、自动执行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的效果和效率。在此过程中,区块链以其独特的技术特征,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对此的论述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个层面是更为深刻的层面,是指代码本身就成为法律,即真正意义上的code is law。网络空间的高速发展,伴生了许多没有法律规制、法律无法强制或者来不及强制的场景,在这些情形下,代码直接成为最高的权威,代替法律成为网络空间中的最高社会规范。这个层面与区块链更加密不可分,因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通过区块链可能实现不经政府直接在各主体之间达成共识,并得到强制执行。尽管这一前景还没有成为现实,但《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对此的思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阅读。
卫东亮法官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任职多年,对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非常熟悉,又被选调进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拥有丰富的一线司法工作经验,对公司、证 ............

书籍插图:
书籍《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 - 插图1
书籍《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