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失灵
——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美] 伊曼纽尔·德曼 著
陶亮 译
中信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美)德曼著;陶亮译 .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书名原文:Models. Behaving. Badly. : Why confusing illusion with reality can lead to disaster, on Wall Street and in life ISBN 978–7–5086–4232–1
I. ①失… II. ①德… ②陶… III. ①金融市场 – 研究 – 美国IV. ① F837.1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18597号
Models. Behaving. Badly. by Emanuel Derman Copyright © 2011 by Emanuel Derman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edition © 2013 by China CITIC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仅限中国大陆地区发行销售
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著者:[ 美 ] 伊曼纽尔·德曼 译者:陶亮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中信出版社官网: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App: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目录
第一部分 模型
第一章 愚蠢的一致性
第二章 隐喻、模型与理论
第二部分 模型表现
第三章 绝对
第四章 升华
第三部分 模型生效
第五章 缺陷
第六章 打破惯例
附录 逃脱束缚
致谢
第一部分
模型
第一章
愚蠢的一致性
失效的模型 / 资本主义和金融危机 / 通过模型、理论、直觉洞悉未来 / 时间造就欲望 / 失望是无法避免的/ 时间、渴望和模型三者是失望的前提 / 在种族隔离的社会生活 / 在“运动”中长大 / 汝即彼
失效的模型一:经济

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他们所描绘的是现代资本主义,这种生活方式的目标就是高效、及时的生产,甚至不惜牺牲过去惯用的所有标准。
这段引用的话中“固定的东西烟消云散”,如果用化学术语来说就是升华,即物质不经过液态、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两位作者以此隐喻资本主义无止境的逐利行为,终将导致传统价值的毁灭。在这场始于2007年并蔓延至今的金融危机中,金融、道德价值就如同固体气化般烟消云散。
美国一直宣扬创造性毁灭的好处,但是却言行不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外国投资者纷纷将资本从新兴市场撤出,新兴国家政府对此无可奈何,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人士告诫新兴国家政府:这就是自由市场的运作方式。而如今,西方国家却在干预自己的市场,只是因为这么做对西方最为有利。
此次金融危机见证了无数定量、定性模型的失败。过去20年,美国制造业衰退;金融业蓬勃发展;金融监管松懈;经济一出现衰退就实施刺激性政策;纳税人为救助大企业埋单;裙带资本主义盛行;私营部门赢利,公共部门亏损;穷人、弱者为富人、强者赎罪;公司卖空股票牟利,法律却保护这些公司的股票不被卖空;评级机构工作不力却不用受惩罚;政府政策将资不抵债视为流动性差;从定量角度看,为了推销产品,大量使用劣质的定量证券估价模型。
人、模型、理论均表现不佳,人们疯狂地想规避损失,并且不计一切代价,希望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状况。
理论、模型和直觉
不管怎样,人们都对未来忧心忡忡。在内心深处,大家都明白,建立模型、创造理论的初衷是预测,即预测未来,掌控未来。
在大学初学物理时,我第一次感受到理解世间万物的乐趣与力量,并深深地爱上了物理。职业生涯初始,我主要从事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理论能够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之后我转战金融市场,成了一名专业分析员,这一领域充斥着复杂却无切实依据的模型。我始终都在观察自己和周围的同事,以及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所做的假设。
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模型才是有效的呢?在物理领域,要分辨哪些是物理学家,哪些是不切实际的狂想家,不用关注他们的学术背景,只需要看看他们的著作就可以了。而在金融界,想要区分他们却并不容易。在金融领域,似乎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想要使用金融理论或模型的人,必须先要了解模型的原理及其局限。但很少有人有实践经验,能够理解模型的局限以及局限的根源。金融危机爆发后,极端主义者想要摒弃所有的金融模型,认为人类能够完全依靠经验在金融界任意驰骋。而那些理想主义者却坚信,一定有一个模型能够反映市场的所有玄妙之处,只是我们还没设计出这样的模型罢了,只要有了这个模型,人类就不再需要常识。而事实真相是两种观点的中和。
我认为认识世界有三个方法:理论、模型和直觉。本书就是要描绘三种方法的模式以及异同点。在2007年的抵押贷款危机中,定量模型纷纷失效,人们对此感到震惊,主要是因为误解了模型和理论之间的区别。模型和理论从形式上看很类似,但在内容上却千差万别。
理论旨在发现世界运作的原则,理论需要证明,但却无须验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理论是自成体系、独立存在的。而模型的建立必须要基于别的事物,模型将两个类似的事物进行类比,而类似毕竟不是完全相同,因此模型无法避免地会进行简化,减少了世界的维度。模型试图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简化后,放进约瑟夫·康奈尔盒子(Joseph Cornell box)中,如果还合适的话,就假定这个盒子就是世界本身。简而言之,理论描绘的是“是什么 ............

书籍插图:
书籍《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 插图1
书籍《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失灵: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最终都会失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