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展望》: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
丛书名:埃森哲展望系列
作者:埃森哲中国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313-12598-9
价格:50.00元
目录
CONTENTS
内容提要
编者按
新常态 新展望
访谈
访谈: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
封面文章
物联网
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
物联网银行
产业物联网背后的政策选择
特写
趋势
抢占数字融合市场制高点
企业战略
数字2.0时代B2B电商战略
创新
拥抱开放式创新
营销
从画地为牢到通力合作:CMO携手CIO,打赢数字营销之战
新兴技术
挖掘3D打印的颠覆性潜能
迈向商用无人机时代
行业洞察
能源
把脉新能源消费者
通信/企业战略
用户体验为王:移动运营商转型突破点
内容提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实现互联互通、变得智能化,商业模式将被重塑。本书包含埃森哲在产业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三篇力作:《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物联网银行》以及《产业物联网背后的政策选择》。此外,本书还包括对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的访谈,他就中国咨询市场的变迁、本土咨询人才的培养等话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另外,企业家们在数字经济时代正面临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关于创新体系和技术的应用,也可在本书中找到埃森哲人的解读。
本书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编者按
新常态 新展望
自《展望》在中国创刊发行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余个春秋。这本凝聚着埃森哲人经验和智慧的刊物一直紧扣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脉搏,扮演着传播知识、把脉趋势和分享洞见的重要角色。2015年,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之际——《展望》也全面改版全新亮相。除了新的外观设计,增加Kindle版本和更加多样化的发行渠道外,我们在内容方面更是精心打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在传统的商业和管理内容之外,我们将更注重探讨在这个技术商业融合的时代,如何运用技术来推动商业发展;在延续博采众长传统的同时,我们会更加聚焦中国、贴近本土。
作为改版后的首期内容,我们郑重向您推荐有关产业物联网的三篇力作。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正在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会走向消失,因为所有产业都会互联网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实现互联互通、变得智能化,商业模式将被重塑。《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这篇文章正是从这个角度探讨企业如何借助这一新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变革,从而为客户和企业自身创造出全新价值。另一篇文章《物联网银行》则以银行业为例剖析物联网对银行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面对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各国政府无不希望能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产业物联网背后的政策选择》一文,促使政策制定者们思考如何在宏观层面推动产业物联网技术的商业化,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中国已不再是数字经济的追随者。排名世界第一的互联网人口、丰富多元的数字商业生态、现象级的互联网巨头,标志着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领跑者之一。中国的企业家们正积极编者按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努力攀登新的增长曲线。在《抢占数字融合市场制高点》一文中,您将看到传统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数字融合正成为市场新常态,为多个传统行业的成长提供了新动力。B2B电商、电信运营商的转型、CMO和CIO的合作、新型的能源消费者等这些企业家们在数字经济时代正面临的热点和难点,您也将在本期杂志中找到埃森哲人的解读。
商业和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企业家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拥抱开放式创新》一文认为,过去那种“一切答案,尽出于我”的内部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打开创新大门,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建立“高度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其他新兴技术,如3D打印、无人机给企业的运营模式创新带来更多可能,希望本期刊登的两篇相关文章能给您带来诸多启发。
本期内容精彩纷呈,也映证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多元和变化。在这个新的商业时代,我们期待着新《展望》能继续成为您工作和思想的好伙伴——让您开卷有益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最后,恭祝各位新老朋友新春快乐,三羊开泰,万事亨通!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
李纲
访谈
访谈: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
本期人物: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
从埃森哲休斯敦办公室第一名亚裔员工,到领导上万名员工的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位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智慧。30年来,他始终供职于一家公司,并一手创建了埃森哲中国。可以说,他个人早已与公司休戚与共。自20世纪90年代代表公司回国创业至今,他不仅见证了、更是参与了中国本土咨询市场以及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建设。本期《展望》就中国咨询市场的变迁、本土咨询人才的培养、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
/人物小传
李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之后在美国休斯敦大学取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加入埃森哲,曾在美国、阿根廷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生活和工作。1998年就任埃森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如今,作为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埃森哲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李纲在大中华区领导着一支约一万人的队伍。
时不我待,与时俱进
《展望》:中国咨询业在2000年以后才迎来高速发展期,而埃森哲早在1993年就已进入中国市场。请问公司当时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考虑是什么?
李纲:埃森哲1993年进入上海、1994年进入北京。尽管我们知道当时中国咨询市场尚未成熟,但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整个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公司高层认识到中国市场蕴藏着商机。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而要未雨绸缪,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工作,提早准备,一旦市场开始成熟、加速的时候,我们就能先人一步、抢占商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市场培育工作,在公司内部也进行了大量人才储备。这些都为埃森哲中国日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公司现任的一些高管不少都是20世纪90年代 ............

书籍插图:
书籍《展望》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埃森哲《展望》:产业物联网——业务增长新引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