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小米案例版-刘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互联网+作  者:刘 润责任编辑:牛炜征 徐秀琴装帧设计:红杉林文化品  牌:磨铁数盟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互联网+”并不神秘,就是提高效率
前言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传统企业明确自身进化道路刻不容缓
序篇 创业方法论之变
做什么:寻找“互联网+”的下一个台风口
怎么做:走不一样的路才能大成
找谁做:要质量不要数量
找够钱:风投是钱袋子,也是最佳智囊
明初心:“真爱”式创业,契合时代趋势
上篇 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
“互联网+”第一特征:用户主权
“互联网+”第二特征:虚实结合
“互联网+”第三特征:去中心化
“互联网+”本质特征:万物互联
中篇 做适者生存的“达尔文雀”
“互联网+”价值观
“互联网+”流程
“互联网+”资源
下篇 进化的未来:两种路线并行
路线一:以“互联网+”实现跨界,大举建设生态系
路线二:借助“互联网+”,做全球化小而美企业
结语 商业进化的美好与残酷
客户认可
磨铁KINDLE榜
内容简介互联网掀起的是一场社会生活的革命,传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时,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恐惧。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制造业将会由原来依靠成本优势大规模制造的模式转变成“专业化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的模式。在10年之内,会有50%~60%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迈不过这个坎儿,惨遭淘汰。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传统企业该怎么走?传统企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定战略、抓主要矛盾……“互联网+”时代到来了,传统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鉴于目前很多传统企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本书将用“互联网的加减法”这个简单模型清晰地说明商业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和全新玩法,从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热门话题切入,通过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总结和探索了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实现转型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从事传统行业的读者理解互联网并在实践中学会驾驭互联网。
序 “互联网+”并不神秘,就是提高效率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 林斌早在2009年,小米还没创办的时候,雷总就和我热烈地讨论过,怎样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智能手机,创建出一套跟传统公司不一样的做法。从产品的早期研发,到做完手机之后的销售模式和推广模式,都要借助互联网搞颠覆式创新。我们当时没有总结得像今天的“互联网+”这么好。今年的两会把“互联网+”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是对我们这五年多工作的一个肯定。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是:用互联网方式重新做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两年前在智能硬件领域开始布局,大量投资,就是延续小米手机商业模式的创新,做智能硬件的“互联网+”。刘润的新作《互联网+:小米案例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传统企业从小米身上,可以学习到什么样的“互联网+”方法论。我觉得小米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是从根本上来做好产品。以前的生产性行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大家想的更多的是我的产品要在国内能卖,得先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再想怎么把产品成本压下来,怎么把渠道费用降下来,怎么把推广费用加上去,最后能保持10%~20%的利润。大家就是用这个方式来做产品。我觉得“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最核心的变化是商业模式的改变。我们开始做产品的时候,从来不去想价格,一上来先问能不能在这个产品里面用最好品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要做出超越用户预期的功能、性能和品质的产品,遵循国际最高标准,先从这个角度去想。第二点就是我们的产品做出来后,要去掉所有传递价值的中间环节,给大家一个买得起的价格。我们能根据硬件成本来定价,因为我们用互联网去掉了渠道环节,电商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推广的时候,也尽量运用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力。价格如果可以降得更低,就能让更多的人可以买得到,能让销售的量级比原来的更大。第三点,销量起来之后,给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后续服务,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实现最终的盈利。这三点是我们在做智能手机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现在我们开始在智能硬件领域复制。我们把智能硬件的性能和品质做得最好,然后再通过电商的方式把价格做得比同类产品便宜很多,卖出很大的量。加大销量之后不仅可以通过服务盈利,同时也降低了硬件的生产成本。在创办小米的时候,我们没想过智能硬件领域,做了智能手机后发现,同样的商业模式可以做很多别的智能产品。这也体现了“互联网+”是有普适性的。当然外面很多传言,说小米要做汽车、做房地产,我们都已经辟谣了,这些我们都不会做。我们觉得跟智能手机品类很接近的,或者互相有很强的粘连性的行业,像电子消费品、智能家居是下一个台风口。经过考察,雷总跟我们讨论的时候说,这个机会是我们可以做的。因为我们做过手机,也做了电视,之后又做了路由器,如果我们来做智能家居,从硬件研发到软件体验都去做的话,肯定可以做好。这些智能硬件大部分都是跟手机的粘连性很高的,手机能够远程控制净化器,相机也可以跟手机联系起来,它们的联动性很好。我们通过投资的方式,与合作伙伴一起做,抓住这个大机会。某些品类的合作伙伴还不止一家,因为这个行业很大,我们的合作心态是蛮开放的。其实不只是智能硬件行业可以用小米的方法来做,毛利率虚高、产品适合用电商的方式获得大量传播、产品可以有附加增值服务,有这些特征的行业其实都有机会用小米的“互联网+”的思路把它做一遍。比如说房地产和汽车,虽说小米不会去做,但是它们挺适合用“互联网+”重新做。我和雷总参观过特斯拉的工厂,其实它做汽车的很多思路跟小米在中国做手机特别像。它对产品的定义就跟传统公司完全不一样,它会给用户一个非常大的惊喜,没有想到,原来汽车可以这么做,这是非常超出用户预期的。它的销售模式其实也很独特,相当于在网上卖汽车,但是有线下体验店。它也不走什么代理商渠道,把中间环节全去了。这跟我们在网上卖手机,在线下开“小米之家”的模式挺相似的。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都有用“互联网+”重新做的机会。这既让广大创业者兴奋不已,同时也让很多传统企业有些恐慌。其实大家不要觉得“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思维有多神秘,我觉得回到根本的根本,就是提高效率。 ............

书籍插图:
书籍《互联网+ 小米案例版-刘润》 - 插图1
书籍《互联网+ 小米案例版-刘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互联网+ 小米案例版-刘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