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安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万物互联: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安全
第0章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
第1章 物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 物联网的时代特征
第3章 物联网的感知识别技术体系
第4章 物联网的网络传输技术体系
第5章 物联网的管理服务技术体系
第6章 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技术体系
第7章 物联网安全
附录 值得关注的网站
后记
第0章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
0.1 聪明的咖啡壶
1991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工作时,要走下两层楼梯到楼下看咖啡煮好了没有,但常常空手而归,这让工作人员觉得很烦恼。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他们在咖啡壶旁边安装了一个便携式摄像机,镜头对准咖啡壶,图像以每秒3帧的速率传输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咖啡是否煮好,如图0-1所示。
图0-1 咖啡壶和远端监测示意图(图片来源:智享生活)
1993年,这套简单的本地“咖啡观测”系统又通过实验室网站连接到Internet。没想到仅仅为了窥探“咖啡煮好了没有”,全世界Internet用户蜂拥而至,近240万人点击过这个“咖啡壶”网站。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电子邮件涌入剑桥大学旅游办公室,希望能有机会亲眼看看这个神奇的咖啡壶。具有戏剧效果的是,这只被全世界偷窥的咖啡壶因为网络而闻名,最终也通过网络找到了归宿,咖啡壶在某拍卖网站高额卖出!顺着这个思路,作者特别希望有这么一个物联网幼儿园,每个家长随时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孩子在园期间的状态,通过孩子的行为提醒老师,我家的宝宝想上厕所了;当然也可以用于敬老院;如果在鞋底嵌入电子标签,就可以防止走失,这就延伸到可穿戴设备。
0.2 植入的标签
在007系列电影《大战皇家赌场》中有这么一个情节:M夫人让人使用貌似冲击钻的大家伙在007的手臂中植入了一枚电子芯片,并通过扫描设备将身份信息植入芯片,如图0-2所示。
007对M夫人说:“你想监视我?”M夫人不动声色地说:“是的。”但正是这枚能够进行识别和定位的芯片,在关键时刻发出求救信息并分析中毒因素,使007死里逃生。
图0-2 007被植入标签用的“钻头”(图片来源:电影《大战皇家赌场》)
这枚电子芯片就是射频标签,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无须植入,但须随身携带,例如身份证(2代),还有公交(地铁)卡、门禁卡、各种支持射频识别的Pay工具等。在身份证能够电子化地存入手机时,人们就真的能够只带手机出远门了。
标签不仅能够被“植入”,它正被广泛应用于商品,例如超市货物的条形码、图书的身份与作者的身份、火车票下角的二维码等,如图0-3所示。其中,二维码不仅可以表示商品、商场,包括实物或虚拟的,还能标识人,例如图0-3中的二维码名片。现在二维码也可以用于打车、购物等支付行为了。当然,标签功能的实现还能够以一整套的设备出现,例如GPS定位系统,也就是给装备了定位芯片的物体打了个位置标签(可以用一组经度、纬度、高度组成的字符串表示)。
图0-3 条形码和二维码
在未来的电子火车票时代,买好火车票后只需将票下载到一个卡片或手机里,避免了到火车站取票的烦恼。当然也可以把个人行程与身份证等ID在后台绑定。
如图0-4所示是电子文身和“小型胶囊”式皮下射频识别(RFID)芯片。此外,还有可植入耳朵的耳机,以及摩托罗拉公司正在研制的拥有射频识别芯片功能的药片。
图0-4 电子文身和皮下RFID芯片(来源:科技日报)
电子文身由超薄电极、电子元件、传感器、无线电源和通信系统所组成,可以测量佩戴者的心率、血压、皮肤的温度(紧张度)等数据,有助于专业人员跟踪佩戴者的健康指标(伤口的愈合情况等)。皮下射频识别芯片相应的“小型胶囊”长12mm,直径为2mm,采用具有良好生物适应性的SCHOTT 8625玻璃制作而成(1)。这种胶囊内置一种通信芯片,能把近距离通信(NFC)和射频识别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能使用手机上的近距离通信标准,从而实现解锁、传输名片等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支持ISO14443A协议的射频识别数据传输,可以用于刷门禁、启动汽车等。
0.3 不停车的ETC
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也许是得到了“不停购物车结算”的启发。例如,在某国际大型零售超市购物结算时,顾客只需推着购物车走过结算的门禁,通过每个商品的标签自动结算,在下一个门禁付款即可,购物车在结算时不用停,避免了排队并提高了购物效率。
ETC是指车辆在进入收费站时,通过识读车载标签设备从而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在出口处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资金,是国际上正在不断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以提高通行效率,如图0-5所示。
图0-5 ETC通行示意图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片式ETC电子标签”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车辆身份管理和公路电子收费用户卡的有机整合,能够实现车辆进入ETC通道时,收费站管理系统自动核对车辆信息,这也许将成为车联网的一个入口。
0.4 思考
通过以上的例子,让我们进行递进式分析,详情见表0-1。
表0-1 物联网概念的递进式分析
注:横向注重关键技术的应用延伸,纵向注重列举典型应用场景。
沿着表0-1中“物”的一列,把物的对象扩展,通过标签技术、嵌入技术、智能技术等,让物聪明到能够与我们交流。
沿着表0-1中“网”的一列,把网络升级,使网络能够成为承载交流信息、翻译人与物甚至不同种类物的语言的工具。
“联系”随之扩展为万事万物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简言之,通过物联网技术,让物可以与人类交流:人类问:咖啡煮好没?咖啡壶可以答:好了。
这样就可以揭开物联网神秘的面纱,将其理解为:可以和物沟通交流的技术体系。
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植入芯片或电子标签,装入GPS定位系统,或者通过摄像机等传感器感知它们的状态,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如图0-6所示。
如此这般,“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不想自驾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万物互联: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安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