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 [英]汤姆·斯丹迪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英)汤姆·斯坦迪奇 著 多绥婷 译
版权信息
书名: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作者:(英)汤姆·斯坦迪奇
译者:多绥婷
书号:ISBN 978-7-210-09368-8
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多方赞誉
再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所有网络的先驱
第二章 陌生而炽烈的火焰
第三章 电报怀疑论
第四章 震颤的电流
第五章 布线全球
第六章 蒸汽推动的信息流
第七章 密码、黑客与骗局
第八章 电报传情
第九章 地球村中的战争与和平
第十章 信息超载
第十一章 衰退与消亡
第十二章 电报的遗赠
尾声
编后记
出版后记
多方赞誉
在这个新技术比肩接踵的信息时代,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人类改变行为模式的速度。这本介绍网络崇拜的经典之作,把今天的互联网热潮与当年将电报推上神坛的狂热进行了对比,发人深省。
——《华尔街日报》
本书带领读者体验了一段精彩的旅程,穿梭于人类历史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今日美国》
这是一项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的新技术!它为发明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是繁荣的网络时代—只不过主角是塞缪尔•摩尔斯!
——《财富》
电报迅速向远距离传播海量信息的功能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大潮,继而引发了一场全球革命。
——《华盛顿日报》
细节丰富并极具娱乐性……斯坦迪奇的作品色彩鲜明,文笔流畅,引人入胜……是一本让人愉快的好书。
——《史密森尼杂志》
网络领域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金融时报》
在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领域里,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入门书。
——《洛杉矶时报周末书评》
斯坦迪奇用平易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从 1746 年的某天,一群天主教修士被人连哄带骗地连成了一串滑稽的人体导电线,到电报最终被电话取代。如果你对媒体的网络崇拜现象感兴趣,这本书就是你要找的。”
——《连线》
斯坦迪奇就电报及其在 19 世纪商业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创作了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生动地证明了,即便是 21 世纪的高科技也不是完全新颖的独创。
——《丹佛邮报》
这本书应该成为信息革命弄潮儿的必读书目。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斯坦迪奇的作品里有很多趣闻逸事,到处都是理想主义者和怪人。
——《书页》
本书简洁而又精准地介绍了电报由兴盛到衰败的故事。和所有好的历史作品一样,这本书也采用模拟当下体验的阐述方式来调动读者的兴趣。
——亨利•彼得洛斯基,《铅笔:设计与仪式的历史》一书作者
(《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它对于早期全球通信的精彩讲述,更是为了其中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一本非凡的好书!
——温顿•瑟夫,互联网奠基者之一
对于早期现代通讯技术的一场充满创造力和话题性的重新发现。
——威廉姆•吉布森,《所有明天的聚会》一书作者
本书对电报在一个半世纪里迅速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进行了生动简洁的介绍。这是斯坦迪奇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一则关于人类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对世界和平产生不切实际的希望,又在希望落空时自怨自艾的寓言。
——《出版人周刊》
本书是对一个曾经震惊世界的伟大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精彩概述。推荐科技史爱好者阅读。
——《柯克斯书评》
这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作品,讲述了很多奇闻逸事,又同时展示出,电报是如何永久地改变了世界—从一个需要人工送达消息的世界转变成了一个信息实时传递的世界……斯坦迪奇举出了丰富的例证,包括电报在战争中(克里米亚战争),间谍活动中(德雷福斯事件中,上尉德雷福斯因为电报受到诬陷,后来又因为电报得以洗冤),甚至在爱情中(用互联网语言来说,类似于最早的聊天室)的应用。
——《书单》
再版序言
我手头有三个版本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一本是未校对的样书,另一本是精装本,第三本是 2007 年再版的平装本,再版中增加了作者汤姆·斯坦迪奇的编后记。在样书上,我翻到了我在 1998 年留下的读书笔记,还是手写的。上面写道:
这本书语言简洁、情节紧凑,作者极具洞察力地记录了电报的发展历程,让我全神贯注地从第一页读到了最后一页。这像是一部内容充实又饶有趣味的编年史。与互联网两相比较,我们现代人的妄自尊大被暴露无遗。对互联网的大肆吹捧,也曾经发生在电报、电话、无线电和电视这些当时的新技术之上。
我们必须要读这本书,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从更全面的视角来思考审视互联网。当然,除此之外,这本书笑料不断,记载了很多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偶然登场的怪才的奇闻轶事。
如今已经是 2013 年了,距离汤姆完成第一版有 15 年。即便是他在 2007 年写下的编后记,在仅仅 6 年之后,也需要一些更新了。随着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逐步占据原本由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统治的市场,他做出的关于无线化将要卷土重来的论断得到了证实。也许更具有预言性质的是,我们正在步入的新时代里,任何装置,无论大小,都可能成为无限深广又紧密联系的互联网世界的一部分。“物联网”成为了新的热门用语。在谷歌,人们已经发明出一种能利用无线网络获取信息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之间可以彼此学习,也可以接收全球范围内的“用户群”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谷歌眼镜:一种可佩戴的装置,将计算处理能力和佩戴者的感官知觉结合了起来,计算机通过与佩戴者分享它的视觉与听觉“神经中枢”,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身处何地,周边环境如何,以及哪些东西可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感谢微电子学的发展,由电池供电的装置—包括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和线圈—共同组成了全球人造信息网。我们曾经要通过书籍、其他出版物,甚至电视和广播中获取信息,现在我们使用网络查询信息,还能在网上关注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动态,可以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同行交流,也可以分享我们的经验、体会和知识。通过信息系统的无尽网络,我们娱乐他人,也享受娱乐。我们学习、说教、谈判、生产、消费、计划、执行以及协作,这一切都是在网络上实现的。
正是因为体验到了电报系统高速传播信息的效率,上述一些现象对于人类来说才是可以预见的。当电报系统通过横跨大洋的电缆以及无线广播大范围扩张之时,人们才开始想象信息在世界范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 [英]汤姆·斯丹迪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