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mb。
书籍内容: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
吴万沈 译

最光辉的时刻

目 录

本卷的主题
英国人民怎样单独坚守堡垒直至过去半盲的人们作好一半的准备。
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
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
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
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
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
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08章 本土防御
第09章 法国的痛苦 第10章 波尔多停战
第11章 海军上将达尔朗和法国舰队奥兰事件 第12章 反攻的利器
第13章 绝境 第14章 入侵问题
第15章 “海狮”作战计划 第16章 不列颠之战
下部 单独作战(1940年7月――12月底)
第17章 闪电战 第18章 “伦敦毫不在乎”
第19章 巫术战 第20章 美国驱逐舰和西印度群岛的基地
第21章 埃及与中东 第22章 取道地中海
第23章 九月的紧张局势 第24章 达喀尔
第25章 艾登先生的使命 第26章 同维希和西班牙的关系
第27章 墨索里尼进攻希腊 第28章 租借法案
第29章 德国与俄国 第30章 海上的灾难
第31章 沙漠中的胜利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

上部法国的沦陷
  (1940年5--6月)
  法军在三周内土崩瓦解,英国远征军被赶下大海。接着,贝当元帅在德国侵略者的卵翼下成立傀儡政府。英国顿时成了孤军,并且几乎已被解除了武装。节节胜利的德、意法西斯把英国逼进了死角。在远东,日本军国主义还在对英国的属地虎视眈眈。大洋另一边的美国,除罗斯福总统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外,总的舆论仍倾向于孤立主义,想使美国置身于欧洲战事之外。
  5月13日,丘吉尔在演说中说:我们要"用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法国停战后,这个决心丝毫也没有动摇。
  从5月27日到6月4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非常重大。英国远征军虽然丢掉了全部装备,但成功地撤回了三十余万官兵(包括一部分法国官兵),这是日后在英国重建一支军队的骨干。
下部单独作战
  (1940年7月--12月底)
  7月1日贝当伪政权迁往维希,7月5日与英国断交。伪政权属下还留有一支数量可观的舰队,随时有落入德国之手的危险。丘吉尔下令采取果断措施对停泊在奥兰等地的法国舰队突然袭击,"夺取、控制或击毁之"。这项命令被坚决地贯彻执行。尽管打击昨天的亲密战友是非常痛苦的事,然而这一行动是完全必要的。奥兰事件向全世界表明:英国决心战斗到底,绝不会投降。
  保卫本土的"不列颠之战"是英国人民的光荣。希特勒已征服了法国,现在他集中整个欧洲的力量,决心登上英伦三岛。从7月10日开始,遮天蔽日的飞机轮番轰炸英国的港口、机场和战略设施,许多机场跑道都被炸得弹坑累累无法使用。从8月底开始,德国改为对伦敦、伯明翰、考文垂等大城市和工业中心狂轰滥炸。英国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但顶住了敌人的疯狂攻击,并且还派飞机远航德国,对柏林进行报复性的袭击。这一举措是战时内阁决定的,意在让希特勒"认识到英国人的愤怒和意志力"。英国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普通工人自觉自愿地加班加点生产军火,下班后又从事消防工作;许多优秀的上层人士也勇于自我牺牲,有一位萨福克伯爵志愿从事清除未爆炸炸弹的危险工作,他和两名助手在挖掘第三十五颗炸弹时,都被炸死了。有一次,丘吉尔视察被炸成一片废墟的一个工人住宅区,只见人们爱国情绪高昂,在瓦砾堆中插起许多面小小的英国旗,高声喊道:
  "我们要还击!"丘吉尔感动得流下热泪。一位老妇人见了喊道:"看啊,他真的关心我们,他哭了!"具有这样的精神状态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10月12日,希特勒不得不正式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英国要想打下去就得大量补充军备。丘吉尔与罗斯福协商后决定:把英国在西印度群岛和纽芬兰的领地租给美国使用九十九年,以换取五十艘美国驱逐舰。为了抵偿英国向美国定购的武器货款,美国还派船到南非,运走了英国仅有的黄金储备。这对英国说来既是势在必行的,又是十分痛苦的事。丘吉尔认为,罗斯福这么做完全出于好意,他用心良苦,想引起美国各界认识到英国的牺牲和困难,从而改变孤立主义的立场。
  后来,罗斯福决定以"租借"的方式为英国提供军火,他在说服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时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邻居家失火了,我们应该立即把水龙带借给他,等火熄灭后把水龙带拿回来就是了!12月30日,罗斯福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他告诫美国人民:"危险就在眼前……如果大不列颠一旦崩溃,我们整个美洲的人即将生活在枪口之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就我们所能支配的人力和物力,生产武器和舰只。……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大兵工厂。"这次谈话标志着美国对英国的公然支持和孤立主义的结束。
  与此同时,苏联正在和德、意、日商谈签订《四国公约》。苏联要求:德国从芬兰撤军并同意苏联在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建立军事基地。德国认为苏联的要价太高,结果这个公约未能缔结。其实,希特勒早已制订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不久就要付诸实施了。

第一章 全国联合

  开始和结局--英国为共同事业所做的工作的分量--在整个战争中对敌作战的师数--光荣牺牲的人数--皇家海军的功勋--英国和美国投掷的炸弹--美国的军火援助加强了我们的作战力量--新内阁的组成--保守党对张伯伦克生的忠诚--下院的领导--迫害异端的行为及时受到制止--我5月11日致张伯伦先生的信--奇异的经验体会--大战方酣时组织政府--新同僚:克莱门特・艾德礼、阿瑟・格林伍德、阿奇博尔德・辛克莱、欧内斯特・贝文、马克斯・比弗布鲁克--小型战时内阁--5月11日至5月15日,组织政府的几个阶段--闲话权力--新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