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糊涂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序一

历史是镜子,更是追问
读李拯这部叙述唐代历史的书稿,让我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出生襄阳,曾隐居于鹿门山,有“孟襄阳”之称。一般将他冠以“田园诗人”,可是,我更喜欢他的这首《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首诗不是田园诗恬淡、悠远的意境,相反,是海阔天空一样的纵横捭阖。我想象,孟浩然站在岘山之巅,目光随汉水而去,俯瞰潮起潮落。他在看人事代谢、朝代更迭、历史兴衰。诸多感触沛然而至,这才酝酿而成高屋建瓴、气势恢宏的千古名句。
李拯与我是随州老乡,来报社不久就认识了。30多年前,我刚入大学时随州还叫“随县”,隶属襄阳地区。读他的书稿,想到孟浩然的诗,再合适不过。他的笔下,一个个唐代人物的故事与命运彼此串联、衔接蔓延,呈现了唐代由无到有、由盛至衰的全过程,多少历史感叹,尽在其中。
巧的是,报社里随州老乡竟有好几个,偶尔相聚,不亦乐乎。2014年秋天,李拯与我坐在一起闲聊。他说起自己一直在阅读《资治通鉴》,对唐代历史颇感兴趣,想写几篇唐代人物,以人写史。如他后来所说:“我曾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阅读《资治通鉴》的精神长征,每一次掩卷沉思,窗明几净之时,似乎总能感到历史从过去伸向未来的邀请,那些慷慨悲歌的人物所折射的时代问题,怎么与此时此地的语境如此相似?”写唐代人物,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李拯计划先写李密和李世民两个人。我建议他,不妨从一开始就考虑形成一个系列,先在杂志上开专栏发表,然后结集出版。没想到,仅仅一年多时间,他就完成了14篇历史随笔,一个完整的唐代兴衰史在他的笔下得以呈现。
唐代历史,我知之甚少。小时候无书可读,回父母家乡枣阳,去乡下大姨妈家,二表哥手抄一本《说唐》,被我带回随县,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了瓦岗寨,知道了长安,知道了隋唐18条好汉。有段时间,每天讲他们的故事,还与小伙伴们比赛,看谁能完整背下18条好汉的排序。说起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阔海来头头是道。原来觉得秦琼武艺高强,结果只排名16,想想觉得有些委屈。可是,18人哪一个不是好汉?从此,儿时心里,开创唐代的那些人物,每一个都是传奇。
“文革”后参加高考,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班上一位女同学颜海平,研究唐代文化,创作了话剧《秦王李世民》,轰动一时,并荣获全国优秀剧本等奖。话剧上演时,大家都去观看,舞台上演绎的唐代兴盛尤其令我们百感交集。“文革”浩劫刚刚结束,谁不期待百废待兴的中国能够尽快走出历史阴影,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一个全新的生活?
这些算是我与唐代历史最直接的接触了,了解之肤浅,可想而知。直到李拯开始写作,我才有机会隔三岔五地拜读新鲜出炉的作品。通过他叙述的人物故事,略知唐代兴衰一二,在我而言,仅此而已。
有意思的是,酷爱历史的李拯,大学本科并不是文科生,而是理科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硕士考试时,他转换学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从此,现实观察与历史思索与之相伴,须臾不可分开。其实,一个人的兴趣永远决定了他最后的选择。读他书中如下这番话,可以体会到当他遥望历史时,心底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他的这番感慨,来自凝望北京潭柘寺的一棵千年古树:
人们在这棵树下冥想、祈祷或礼拜,寄托的对象并不是这些有形且繁茂的枝叶,而是这棵古树历经沧海桑田而积累下来的时间,是它经历的无数个夕阳西下、清风朗月和人事轮回。这棵古树,不过是变动不居的时间所代表的一个具象符号,而人们向古树祈祷,实际上是在向时间表达敬畏。
一个人、一棵古树,这样一个意象再恰当不过地揭示出人类精神的秘密:时间拥有一种更为本质的力量,而人类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力量存有敬畏。
正是这种敬畏,才使李拯开始了他的唐代历史之旅。在史料与故事的剪辑、呼应与映衬中,他思索人物命运,追寻或许无迹可寻的历史规律。14个政治人物或人物群体,搭建成一本相对完整的历史叙述架构。与其他擅长讲故事的作者的作品不同,《历史不糊涂》的要点不在于铺陈传奇,而是试图勾勒一个个唐代著名人物的命运,归纳某种性格走向。不同的性格又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基因传统密切相关,即便伟大如李世民、武则天这样的人物,最终也不得不消弭于无形之中。
李拯谈到为何选择如下人物来贯穿整个唐代兴衰:
本书中选取的这些政治面孔构成了一个前后相续的连续体,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有唐一代的慷慨悲歌:李密、李世民、长孙无忌、徐世勣、武则天代表了唐朝从建立到兴起的上升阶段;李隆基、李林甫、安禄山则活跃在唐朝达到巅峰而由盛转衰的转型时期;李泌、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裴度则代表了一个衰败王朝力挽狂澜的努力;而李德裕、牛僧孺、宦官群体、黄巢、朱温则共同见证了唐朝的最后覆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与唐朝的命运起伏息息相关,而他们的命运构成的轨迹,就像唐朝吐纳呼吸的躯体一样,反映着这个王朝内在的政治机理。
研究政治学的李拯,在对唐代人物的叙述时,自始至终贯穿着难得的冷静思考。他显然是在有意识地摆脱传奇的轨道,将更深层次的政治学思考融入历史研究之中。是否准确,是否完整,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言之成理的归纳。在阅读本书之后,读者或许可以更深切地体会他发出的感慨:“中国历史的复杂性有时让人不知所措,热爱它的秦砖汉瓦、唐诗宋词,迷恋它的激情澎湃、婉约清新,就不可避免地发出沉重的叩问:伟大而美好的文明,为何难以走出治乱兴替的自我循环?”
对历史的敬畏,常常就藏匿于历史忧患之中。
总爱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其实,历史更是一种追问。因忧患而叩问,因叩问而思考。
仰望历史天空,一个巨大的问号,醒目地悬挂着……
李辉
著名作家
2016年4月28日于北京
推荐序二

文明基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本书作者李拯,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近30年所教过的政治学专业最有才华的研究生之一。他的政治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自不待说,文采、口才也堪称一流。他博闻强识,熟读《史记》《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能够背诵其中 ............

书籍插图:
书籍《历史不糊涂》 - 插图1
书籍《历史不糊涂》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不糊涂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