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传世经典15部装(共35册)(囊括多位茅奖作家获奖作品;谈古论今,纵观世间百态;人民文学出版社权威修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6.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芙蓉镇
冬天里的春天:全2册
李自成:全10册
沉重的翅膀
钟鼓楼
少年天子
白鹿原
战争和人:全3册
茶人三部曲:全3册
历史的天空
英雄时代
南渡记 东藏记 西征记 北归记
张居正:全4卷
秦腔
天行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芙蓉镇/古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ISBN 978-7-02-013989-7
Ⅰ.①芙…Ⅱ.①古…Ⅲ.①长篇小说—中国—当代Ⅳ.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54962号
责任编辑 赵萍
装帧设计 刘远
责任印制 徐冉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 址 http://www.rw-cn.com
印 刷 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163千字
开 本 890毫米×1290毫米 1/32
印 张 8.375 插页 2
印 数 1—10000
版 次 1981年11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13989-7
定 价 29.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出版说明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病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致信作协书记处:“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茅盾文学奖遂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自一九八二年起,基本为四年一届。获奖作品反映了一九七七年以后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和取得的成就,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之作,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持续的影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一九九八年起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先后收入本社出版的获奖作品。二〇〇四年,在读者、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社的建议、推动与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辑出版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并一直努力保持全集的完整性,使其成为读者心目中“茅奖”获奖作品的权威版本。现在,我们又推出不同装帧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以满足广大读者和图书爱好者阅读、收藏的需求。
获茅盾文学奖殊荣的长篇小说层出不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感谢获奖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文前辅文
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
——自序
第一章 山镇风俗画一 一览风物
二 女经理
三 满庚哥和芙蓉女
四 吊脚楼主
五 “精神会餐”和《喜歌堂》
六 “秦癫子”
七 “北方大兵”
第二章 山镇人啊一 第四建筑
二 吊脚楼啊
三 女人的账
四 鸡和猴
五 满庚支书
六 老谷主任
七 年纪轻轻的寡妇
第三章 街巷深处一 新风恶俗
二 “传经佳话”
三 醉眼看世情
四 凤和鸡
五 扫街人秘闻
六 “你是聪明的姐”
七 人和鬼
第四章 今春民情一 芙蓉河啊玉叶溪
二 李国香转移
三 王镇长
四 义父谷燕山
五 吊脚楼塌了
六 “郎心挂在妹心头”
七 一个时代的尾音
第一章 山镇风俗画
(一九六三年)
一 一览风物
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个不同。小河、小溪、小镇,因此得名“芙蓉河”、“玉叶溪”、“芙蓉镇”。
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以至妹娃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偶尔某户人家弟兄内讧,夫妻斗殴,整条街道便会骚动起来,人们往来奔走,相告相劝,如同一河受惊的鸭群,半天不得平息。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山风吹过,但见通街上空“万国旗”纷纷扬扬,红红绿绿,五花八门。再加上悬挂在各家瓦檐下的串串红辣椒,束束金黄色的苞谷种,个个白里泛青的葫芦瓜,形成两条颜色富丽的夹街彩带……人在下边过,鸡在下边啼,猫狗在下边梭窜,别有一种风情,另成一番景象。
一年四时八节,镇上居民讲人缘,有互赠吃食的习惯。农历三月三做清明花粑子,四月八蒸莳田米粉肉,五月端午包糯米粽子、喝雄黄艾叶酒,六月六谁家院里的梨瓜、菜瓜熟得早,七月七早禾尝新,八月中秋家做土月饼,九月重阳柿果下树,金秋十月娶亲嫁女,腊月初八制“腊八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构成家家户户吃食果品的原料虽然大同小异,但一经巧媳妇们配上各种作料做将出来,样式家家不同,味道各个有别,最乐意街坊邻居品尝之后夸赞几句,就像在暗中做着民间副食品展览、色香味品比一般。便是平常日子,谁家吃个有眼珠子、脚爪子的荤腥,也一定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茅盾文学奖传世经典15部装(共35册)(囊括多位茅奖作家获奖作品;谈古论今,纵观世间百态;人民文学出版社权威修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