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 续茶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套装共2册)【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必备之书。茶艺、茶道达人的修炼书。】 (中华书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茶经;续茶经(上)
茶经;续茶经(下)
目录
茶经
前言
卷上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续茶经
前言
序
凡例
卷上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返回总目录
茶经
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传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有文字记载的饮茶历史也有数千年之久。如今全球已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二十多亿人在饮茶。可以说茶的发现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重要贡献。
要想全面了解茶文化,首先要了解陆羽的《茶经》。它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在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是研究茶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
陆羽其人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竟陵子,世称陆处士、陆文学、陆三山人、东园先生等。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据《文苑英华·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三岁就成了孤儿,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在寺院里。智积禅师让他阅读佛经以及宣扬超脱人世、摆脱世事束缚的书籍,然而陆羽却一心向往儒学。智积禅师屡劝不从,于是令他打扫寺院、清洁僧人厕所、用脚踩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牧牛等以示惩戒,但陆羽坚持学习儒家经典的信念却毫未动摇。在繁重的劳作之余,陆羽仍然坚持学习。因没有纸,陆羽用竹枝在牛背上画着学写字。智积禅师知道了陆羽坚持学习这件事后,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佛教教义越来越远,就将他管束在寺院里,让他修剪寺院杂乱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看管他。有时陆羽因诵读经书精神恍惚,看管的人认为他懒惰而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鞭子打断为止。陆羽因此感叹:“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陆羽因为厌倦繁重的劳役和人身不自由的状况,于天宝元年(742)逃离了寺院。陆羽随后投靠戏班,从事优伶之业,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并将平时演戏的角本、民间滑稽故事等整理搜集,著有《谑谈》三篇。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楚地人聚饮于沧浪之洲,当地官吏召陆羽为伶正之师。时任河南府尹李齐物谪守竟陵,在聚会中见到陆羽,握手抚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赠予他。后来李齐物举荐陆羽到火门山(在今湖北天门北)邹夫子门下读书,陆羽这才得以接受正规的教育。天宝十载(751),陆羽离开邹夫子,结束了五年的学习生涯。天宝十一载(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羽结识。两人交游三年,经常“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时,崔国辅特地赠送陆羽白驴、乌犎牛各一头,以及文槐书套一枚。这些物品都是崔国辅所珍视的,由此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士人多渡江向南以避战祸,陆羽也随流民渡江南行。至德二载(757),陆羽至无锡,品惠山泉水,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行至吴兴时,结识了皎然和尚,两人同为茶道中人,一见如故,遂结为“缁素忘年之交”。乾元元年(758),陆羽与皇甫冉在南京栖霞寺采茶时相遇。皇甫冉与陆羽离别之时,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唐肃宗上元元年(760),陆羽“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至三年(768)间,陆羽常在常州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君山一带访茶品泉,他建议常州刺史李栖筠上贡阳羡茶。大历七年(772),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由此湖州文坛品茶吟诗等茶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大历八年(773)三月,陆羽应颜真卿之邀参与重修《韵海镜源》。这年冬天,《韵海镜源》编纂完成,颜真卿在湖州东南建新亭以示纪念,因时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竣工,陆羽名之为“三癸亭”。皎然作《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以记之。
大历十二年(777),颜真卿离任湖州,陆羽也开始了新的游历。建中三年(782),陆羽移居江西。唐德宗贞元元年(785),陆羽到信州(今江西上饶)茶山,与孟郊交游唱和。贞元二年(786),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玉芝观、庐山等地,与权德舆、戴叔伦等人交游唱和。贞元五年(789)后,陆羽入岭南节度使李复幕府担任幕僚。贞元九年(793),陆羽由岭南返回杭州,与灵隐寺道标、宝达禅师交游唱和,自此以后行迹不明。贞元二十年(804),陆羽病死于湖州,终年72岁。陆羽死后葬于杼山,其墓与皎然塔相对。
陆羽在文学、史学、茶学以及地理、方志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据《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著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三卷,在当时曾产生一定影响,皇帝征召他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皆不就职。
《茶经》的成书过程
陆羽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后,幼年就在寺中为智积禅师煮茶,因其所煮茶适合智积禅师的口味,以致后来陆羽离开龙盖寺后,智积禅师不再喝其他人煮的茶。幼年这段经历对陆羽后来的茶事影响至深,它不仅培养了陆羽的煮茶技术,更激发了陆羽对茶的无穷兴趣。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学界有上元二年(761)以前、广德二年(764)、大历十年(775)、建中元年(780)四种说法,各有依据,然而也各有失偏颇。第一种说法是根据上元二年(761)陆羽《陆文学自传》一文中提及所列著作已有《茶经》三卷,由此说明《茶经》成书于陆羽撰写自传之前。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先生考证《茶经·八之出》所列产茶州县地名均为758-761年所改,因此推断《茶经》初稿形成于761年以前。第二种说法根据《茶经·四之器》记载陆羽自制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明年铸”,“圣唐灭胡”即指763年平定安史之乱,陆羽于764年铸风炉,当然也可看作是对《茶经》的一次修订。第三种说法是陆羽在大历八年(773)应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茶经 续茶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套装共2册)【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必备之书。茶艺、茶道达人的修炼书。】 (中华书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