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1—6卷(收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原始史料;力图完整再现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马克思主义传播卷
新教育卷 上册
新教育卷 中册
新教育卷 下册
妇女与性别卷 上
妇女与性别卷 下
域外文学思潮卷
新旧之争卷
文学改良卷
《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编委会
主编:孙郁
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一珂 孙郁 刘伟 李今 杨联芬 张贤明
季水河 范国富 周绚隆 徐纪阳 程方平 臧永清
此电子书下载自好资源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1—6卷/孙郁主编;季水河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ISBN 978-7-02-013012-2
Ⅰ.①新… Ⅱ.①孙…②季… Ⅲ.①五四运动—史料 Ⅳ.①K261.10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32009号
项目策划 张贤明
责任编辑 刘伟 杜丽 徐广琴 陈彦瑾 陈悦 薛子俊
装帧设计 黄云香
责任印制 史帅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址 http://www.rw-cn.com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数 4588千字
开本 890毫米×1290毫米 1/32
印张 160.75 插页25
版次 2019年12月北京第1版
印次 2019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978-7-02-013012-2
定价 780.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文前彩插
《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建设》杂志第二卷第二号
《向导》周报
出版说明
新文化运动肇始于1915年,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它反对封建主义,倡导科学思想,促进了先进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往事越百年,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史料亟需钩沉和梳理。为此我们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精心编选了《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并获得国家出版资金项目资助。内容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卷》、《新教育卷》(上、中、下)、《妇女与性别卷》(上、下)、《域外文学思潮卷》、《新旧之争卷》、《文学改良卷》,计六卷九册,四百余万字。每卷收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原始史料,从民初直至1923年前后,力图完整再现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貌。
书中选文按照时间排序,大多以最初发表的报刊版本为底本,文末交代原载等版本信息。少量的据作者文集或全集收入,改正文中的错、漏、衍以及标点错误,改字、补字以“〔〕”标出,原文脱字、不可辨识者,以“□”标出。部分文章原无标点,按照现有文字规范增加标点,以方便读者阅读。保留异体字,保留带有时代印记的用语,保留原有外国人译名。每卷篇末附作者(著译者)简介,简要介绍本卷收文的作者的生平及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影响与作用。
出版这套书,乃重返历史的一种劳作,它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风景,还有思想的升华。编者付出艰辛的劳动搜集书中史料并整理、筛选,但本套书还有种种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19年12月
总序
孙郁
历史遗迹模糊的时候,我们可能迷失于精神的时空里,保存那些已有的行影便显得异常重要。但面对同样的遗迹,人们得出的印象及结论又往往不同,学术研究所以连绵不断,乃是我们认知对象世界的时候,都有着康德所言的有限性。尽管如此,远去时光里的余物依然是我们精神判断的基础,如果说进入人之历史存在着诸多环节,那么史料的保护与整理当为其一。我们离开这些原始的遗存发言,自然会误入言说的歧途。
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算起来已有百年,关于彼时的风风雨雨,后人的记录甚多,可考辨、温习者不可胜数。但是关于那时候的史料,因了学科划分的原因,人们兴趣不一,很少在大的框架下整理、还原,还不能在普通读者中引起立体的印象。把这些远去的遗迹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是了解过去的基础工作,对于欲知晓其间原委的人而言,提供了不同的参考。
新文化的诞生,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自新,中国社会的转型于此开始。学界普遍认为,它的发生,乃是明代以来的西学渐进的结果,鸦片战争后已经在内忧外患里形成了变革的潮流,寻求新的精神坐标纠缠了几代人。这是阵痛里的选择,也是生命裂变的一次涅槃,历史给了中国人一次重新选择自我的机会,而诸多思想者的登台,恰是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
清末民初的报刊十分活跃,这些与结社自由慢慢出现颇多关联,那些新的民间组织打造的平台为新一代知识人的登场创造了条件。报刊的言论催促了时风的变化,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的回忆与总结性文字里可以看到,主要的变化如下:一是新知识的介绍,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潮纷纷亮相,各类思想占据一些媒体的先要部分。二是在新知识基础上的新的世界观的表述,在进化论基础上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主导一些专栏作家的思想。古老的幽闭的文化空间被撕裂了一个通口,孔学语境被一遍遍冲刷着,西方新思想有了生长的空间。三是对于社会改革的诉求,人们关心政治,热衷于对时局的判断,家国的情怀和变革冲动于斯,随着那些言论空间的建立,士大夫的精神也随之易辙。人们突然意识到在古老的东方之外的另类文明有许多优长,而关于存在与时间的表述又往往不同。这些潜在的意识到了晚清已经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传统士大夫文化的形态被慢慢更色。我们看清末民初无数的新载体,其间输送的思想与艺术品,都与传统书写的文风有别,新式思想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各类媒体,讨论与辨析,争鸣与说服,形成多样的生态。到了《新青年》杂志的出现,新知译介力度之大,思想之鲜活,都超出了以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文章,给读书界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这些人的言与行,比梁启超那一代人更为激越,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社会主义诸种思潮被多角度叙述着,异于儒道释的词章一洗旧尘,旧的文明在新的现实面前显出自己的局限性来。思想的革新,在那时候破土而出。
《新青年》的初期并未有明确地提出新文化的概念。陈独秀的文章多是意见的表达,还不能说是一种学理的 ............

书籍插图:
书籍《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1—6卷(收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原始史料;力图完整再现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貌)》 - 插图1
书籍《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1—6卷(收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原始史料;力图完整再现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1—6卷(收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原始史料;力图完整再现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