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还有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至少还有书
作者:【美】帕梅拉·保罗
译者:林晓筱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2-01
ISBN:9787572603730
目录
CONTENTS
序 为何记录?
01 《美丽新世界》|你不该读那本书
02 《纽约的奴隶》|文学生活
03 《审判》|没有结尾的书
04 《第二十二条军规》|永不餍足
05 《诺顿英国文学选集》|指定书目
06 《深入黑暗》|窥视癖
07 《愤怒的葡萄》|读者之间
08 《自我的旅行》|改变一生的书
09 《安娜·卡列尼娜》|女主角
10 《游向柬埔寨》|与叙事者相伴
11 《校园秘史》|独自阅读
12 《生命之书》|一本书伴恋期
13 《魔山》|不同的诠释
14 《脸的告白》|论自助
15 《弗莱希曼》|我不喜欢你的书
16 《大师与玛格丽特》|荐书
17 《饥饿游戏》|无暇读书
18 《时间的皱褶》|与孩子一起读书
19 《噩耗》|赚人眼泪的书
20 《悲惨世界》|为什么读书
21 《朋友中的间谍》|其他作者
后记 读到的生活
致谢
献给我的读者家人
并以此书纪念我的父亲

为何记录?
和所有成了家、有了房、生了子、工作复工作的人一样,我总有操不完的心。哪怕天赐良机无事烦心,我也有办法自寻烦恼。若是在一夜无眠之后的凌晨4点16分,事情终于解决了,新的烦恼也会迅速补位。我呢,是个劳心鬼。
经过实践,我已能在大堆潜藏的危险之间高效切换,应付自如。虽然邪祟的影踪防不胜防,想象中的各种灾难随时会吓得我脸色惨白、瑟瑟发抖——升降机莫名其妙地脱轨;眼见孩子在楼梯上摔倒,我赶忙斜过身去,却还是没能及时避开;更别提空中旅行了。
还有老生常谈的紧急事件,一些我们大多数人都曾在脑海中勾勒过的画面:房屋着火。一切付之一炬。除了孩子、伴侣、小宠物之外,我们要在片刻间决定还要抢救什么。如果想免遭遗失文件的麻烦,该抢夺出生证、纳税存根,还是护照呢?有价值的东西和无法替代的东西,该拿哪一种?是抢祖母的戒指,还是为数不多的信件,抑或是电脑?万一等浓烟散去,电脑还能用呢?
我不会为这种事件担心。我知道,我会让它们在脚旁化为灰烬,我会丢下笔记本电脑、相册,甚至——原谅我这么说——还有孩子的艺术作品,因为在这一切之中,只有一样东西需要抢救,它是我的无价之宝:鲍勃。
“鲍勃”不是宠物,也不是泰迪熊玩偶,但它承担了情感价值,自我上学起就伴我左右。鲍勃,一个缺乏想象力的缩写词,它是我的“读书笔记”[1]。它记载了自1988年,高中二年级的那个夏天以来,我为大量读完或没读完的书所做的笔记。它是我的读书记录。因为,如果不写下来,我(自然)担心会全都忘记。
这本读书笔记绝非稀奇之物。它不是喜马拉雅山脉村落的某个手艺人手工缝制的,也没有装饰浮雕图案。不,它是工厂货,纯灰色,外面套着炭黑色的封面,内里是白色的无划线纸。它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古董,出自“鼹鼠皮”牌笔记本占领书店柜台之前的岁月,那时的“博客”“剪贴簿”“日志”还没有被当成动词。翻开封面,我尽心读完的每一本书的作者和书名如流水账般罗列其中。在大概读完二十本书之后,我才想起提笔记录,因此,整本笔记始于一个模糊的日期。
2012年,我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一篇文章上首次坦然提及“鲍勃”。为了更多地展露自己,我特意在文章中安插了一张“鲍勃”的首页照片,向百万陌生人展示我在深度和智性、短暂的少女时期的执念、故弄玄虚的注释等一切方面做出的最初尝试。我以一种非常公开的方式展露自己的内心,但仔细想想,我其实是在一个安全的维度里在读者朋友间展露自己。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美术总监扫描完“鲍勃”的照片之后,我马上把它从七楼的美术部取了回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安全带回了家。从此之后,它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家。
这本读书笔记仍然属于我的私人领地。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记。它既与我相关,也与我无关。它既是非个人的,也是极具个人意味的。以我的情况来说,它给一个幻想在未来成为作家的人提供了充足的先决条件,比一本真正的日记要强得多。比起我年少时的任何一本日记,“鲍勃”陪伴我的时间都长得多。我现在依旧记日记,原因在于,日记容下了我想忘却的一切——一段段无果的单相思、一次次朋友间的争吵、一场场对大学入学考试的担忧;“鲍勃”则记载了我想记住的事——在遭遇上述一切时,我正读的书。
现今,“鲍勃”已至中年,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最直接的入口,让我可以抵达在生命的特定时刻到过的地方,无论是心理意义上的,还是地理意义上的。它见证了我如何决定去读某一本书。我读过的书,要么让我期待更多相似的心情,要么指引我朝别样的事物奔去:是待在“美国内战”的情景中呢,还是去读一部出色的侦探小说呢?我读过这位作者的书吗?如果读过,是在什么时候?我是出于什么理由离他而去,又是什么将我拉回来?“鲍勃”封存在我记忆中的并非某本书中的某个角色——其中很多已经模糊,它更多是在告诉我,我自己的角色是什么。
每一个条目都能唤起一份记忆,如若不然,那份记忆就会随时间变得模糊,甚至被遗忘。打开“鲍勃”,我就想起躺在法国中部不起眼的小村庄莫里亚克的宿舍里的日子,我在那里参加“美国战地服务团”[2]的出国项目时,写下了第一个条目:《审判》,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番记忆召唤出一大堆相关的记忆:观看巴瑞辛尼科夫在百老汇出演《变形记》时的情景,然后是把卡夫卡的平装本带在身边的那个夏天——一整段狂飙突进的岁月后留下的青春残片,从不如忘却之事的迷雾之中再度浮现。
记忆猝不及防地显现,总令我心惊肉跳。昔日的日记,日后读来总像一场场誊抄来的梦境——这是谁写的?那个如此动情/如此钟情于某个男子/对X如痴如醉的人真的是我吗?而书籍的标题总是轻而易举、准确无误地呈现我早年间的思想状况,在阅读“鲍勃”的过程中,我想的是:是的,我都记得。我记得那本书的书封、版本以及那些纸页的触感。我经常会感到,浸润在舒适的书籍世界里的时间,要比耗费在恶劣的游乐场世界的多很多,对于像我这样的女孩来说,一本读书笔记是可想到的最珍贵的日记,它展现出一个版本 ............

书籍插图:
书籍《至少还有书》 - 插图1
书籍《至少还有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至少还有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