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精华 套装12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大学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论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孟子
卷一梁惠王上
卷二梁惠王下
卷三公孙丑上
卷四公孙丑下
卷五滕文公上
卷六滕文公下
卷七离娄上
卷八离娄下
卷九万章上
卷十万章下
卷十一告子上
卷十二告子下
卷十三尽心上
卷十四尽心下
中庸
中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四库全书精华 / 崇贤书院编译. -- 北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3
ISBN 978-7-5596-0116-2
Ⅰ. ①四… Ⅱ. ①崇… Ⅲ. ①四库全书 Ⅳ.①Z12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79540号
书名 四库全书精华
作者 崇贤书院 编译
责任编辑 李 征
出版发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邮编:100088
策划经销 智品天下图书(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西区15号楼1层1515号邮编:100022
印刷 艺堂印刷(天津)有限公司
开本 787×1092毫米 1/16
印张 217
字数 2200千字
版次 2019年5月第1版 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7-5596-0116-2
定价 360.00元(全十二册)
《四库全书精华》序
毛佩琦
文津阁《四库全书》
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历代贤哲为中华文化典籍的保存传布,不遗余力。《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不胜枚举。而《四库全书》之编纂,承前启后,堪称集大成者。
全书网罗天下存书七万馀卷,以经、史、子、集分类,精心缮写七部,分贮于大江南北之阁馆,于保存中华文化典籍功莫大焉。然而,即使穷毕生之力,能尽读四库全书者能有几人!而且术业有专攻,趣向有异同,取舍之间,在所难免。
那么,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这就需要对所读之书作出选择。而如何选择,也是个颇费脑筋的事。为此,崇贤馆邀请诸位学者从四库全书中精选了一批书籍,供广大读者阅读。
各位编选者都是饱学之士,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读书经验提出的这套典籍,堪称精华,可视为读者入门之津梁,帮助大家愉快阅读。依此目阅读四库,必将收事半功倍之效。读书难?读书不再难。是为序。
2019年春分,于江南旅次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大学章句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8],壹是[9]皆以修身为本[10]。其本乱而末[11]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12],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原则。“大学”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是学识广博;二是与“小学”相对,即“大人之学”。古代把研究训诂、文字、音韵的学问称为“小学”。古代儿童入学,要先学习识字以及基础的文化知识和行为礼节。等到十五岁之后才可以学习“大学”。道,即宗旨、原则。
[2]明明德:追求光明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四库全书(精华 套装12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