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古文(共6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8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全二册)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全二册)
目录
出版说明
凡例
序言
虞世南
王绩
王梵志
寒山
上官仪
卢照邻
骆宾王
杜审言
苏味道
王勃
杨炯
刘希夷
宋之问
沈佺期
郭震
李適之
陈子昂
贺知章
沈如筠
张若虚
张说
苏颋
张敬忠
张九龄
王之涣
孟浩然
李颀
綦毋潜
王昌龄
祖咏
王维
丘为
李白
刘眘虚
王湾
崔颢
孙逖
崔国辅
王翰
张旭
戎昱
高適
储光羲
张谓
万楚
刘长卿
李冶
杜甫
李华
岑参
刘方平
裴迪
元结
孟云卿
张继
钱起
贾至
郎士元
韩翃
司空曙
皎然
李端
胡令能
严维
顾况
窦叔向
严武
张潮
于良史
柳中庸
戴叔伦
韦应物
卢纶
李益
于鹄
孟郊
李约
陈羽
杨巨源
武元衡
畅诸
窦牟
刘商
崔护
权德舆
常建
张籍
王建
薛涛
韩愈
张仲素
王涯
吕温
刘禹锡
白居易
李绅
柳宗元
李涉
施肩吾
崔郊
元稹
杨敬之
贾岛
姚合
项斯
张祜
刘皂
皇甫松
韩琮
朱庆馀
李德裕
李贺
卢仝
刘叉
徐凝
雍裕之
许浑
杜牧
雍陶
温庭筠
陈陶
李商隐
李群玉
无可
刘驾
刘沧
李频
崔珏
司马札
薛逢
赵嘏
马戴
崔橹
方干
曹邺
高骈
郑畋
张孜
于□
罗隐
皮日休
陆龟蒙
韦庄
黄巢
聂夷中
司空图
来鹄
钱珝
张乔
高蟾
章碣
薛媛
曹松
崔道融
韩偓
吴融
张蠙
葛鸦儿
金昌绪
于武陵
鱼玄机
郑谷
杜荀鹤
罗虬
贯休
崔涂
秦韬玉
景云
唐彦谦
王驾
齐己
李洞
卢汝弼
花蕊夫人
张佖
捧剑仆
孟宾于
附录
唐诗书目
诗体诗律词语简释
诗人笔画索引
篇目笔画索引
返回总目录
出版说明
本社1983年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之作。它的出版,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读物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我社以此为契机,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懈地拓荒和耕耘,已形成规制宏大的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涵盖自先秦以迄现当代的各体裁文学名篇,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出版以后,长销不衰;同时,也得到国内学术界及出版界同行的广泛认同。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以该书的第二版为基础,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重新插配了有关唐人诗意的书画作品共计四十九幅,从而全面提升本书的品味,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消费层次的读者需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年7月
凡例
一、本书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的诗作1100余篇。
二、本书正文中作家的排列,大致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的,则按在世年代先后为序。同一诗人的作品,一般依《全唐诗》篇目次序排列,必要时按作品编年顺序略作调整。
三、本书原则上采用一首诗一篇赏析文章,也有少数难以分割的组诗或唱和酬赠之作,则几首诗合在一起分析。
四、本书使用简体字。在可能产生歧义时,酌用繁体字或异体字。
五、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赏析文章中略作解释,有的在原诗末酌加注释。
六、本书对唐诗版本流传中出现的异文,择善而从,一般不作校勘说明,必要时只在注释或释文中略作交代。
七、本书涉及古代史部分的历史纪年,一般用旧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括注内的公元纪年,一般省略“年”字。
八、每位作家的首篇作品正文前,均附有其小传,无名氏从略。
九、本书的附录有:诗人年表、唐诗书目、名句索引、诗体诗律词语简释,并附有诗人笔画索引、篇目笔画索引。
序言
程千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此其一。其次,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其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族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征。只有王绩在追踪晋宋间独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称叹,但在当时,也同样是寂寞的。
武则天于公元655年立为皇后。在她当政时期,唐诗开始呈现了自己的面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和杜审言等,陆续登坛。这些人,在当时封建秩序以及道德规范、审美观念逐渐恢复正常的基础之上,改造了宫体诗,并继承了南朝诗人对于诗形的研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包括律化了的绝句——小律诗),完善了七言古体。经过他们的努力,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唐诗宋词元曲古文(共6册) - (EPUB全文下载)